作者:校园英语杂志社 字数:7459 点击:

  摘 要:文学课程是高校英语专业高年级的必修课,是提升学生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的重要依托。本文探讨如何将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思想融入英语专业文学课程教学,,着眼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塑下的思辨能力提升和文学鉴赏能力增进,按照教学准备、教学实施、教学获得、教学评价和教学反思的五步骤安排课堂,旨在指导学生建立全球意识和大局观,以更开阔的视角来把握所学的知识,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
  关键词:人类命运共同体;英语专业;文学课程;思辨教学
  作者简介:雷馥源(1984-),女,四川泸州人,成都中医药大学,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跨文化交际。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高校要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程之中,各门课程都 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强调人类的共同命运、共同利益和共同需求,具有全球意识和世界眼光。因此在高校课程思政体系中,教师应该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高屋建瓴的思想融入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坚定文化自信,引领和形塑学生的主流价值观。以英语专业的课程为例,文学教育是英语专业教育的核心。“文学教育直接促进语言能力培养、文化觉知度培养、审美能力培养、情感智慧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通过阅读经典文学作品,不仅可以达到语言技能培养的目的,还能够从文化感知、审美能力、情感培养、批判精神、思辨能力等多方面达到教育的目标。优秀的经典文学作品总是以追寻生命的价值、关切人类的命运为宗旨,它是超越国家、地域、民族的艺术存在,因此这些文学作品中蕴含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智慧。
  一、英语专业文学课程教学现状
  早期的英语教学注重听、说、读、写、译的技能训练,通过大量的习题,反复进行巩固练习。这样的教学模式适用于快速大量培养英语交流人才的时期。随着学生接触英语和习得英语的途径更加多元化和低龄化,中学英语教學水平不断提高,大学英语教学水平也应有所提高。英语专业的语言学习已经不能再局限于字词句的基本功训练,这将阻碍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使学科缺乏内涵和深度,缺乏专业性。然而受早期的语言训练式教学模式的影响,以及当前就业市场看重实用技能等因素,文学课程压缩让位于各种实操性的、跨学科类课程,学生的阅读量得不到保证,但其实阅读和思考才是人文学科最重要的学习方式。胡文仲曾撰文指出:“英语专业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理应遵循人文通识教育的基本办学理念, 超越过于职业化取向和着眼于短期办学效益的‘复合型’培养模式。”在教学中将学生以及教师作为独立的阅读主体,通过经典阅读,使各个阅读主体与文本发生个体的联系,形成独一无二的阅读经验。在教学过程中展开师生阅读经验的分享和讨论,而教师在这一过程中作为组织者和推动者,鼓励学生大胆分享,培养学生的思辨和批判精神。然而目前英语专业学生阅读的量和质都很有限,同时受到网络化和智能手机普及的影响,学生的经典阅读时间更是所剩无几。研究显示,多数英语专业学生在六个月里阅读的英语文学作品数量为0-1本,而每天用于阅读的平均时间仅为 16.61 分钟。通过对文学课程教学的重视和日常的训练,可以在前期督促学生开展大量的阅读,并在后期使学生自觉形成阅读的习惯。
  二、英语专业思辨教学的必要性
  思辨能力是大学生应习得的重要能力,它不是一项专业技能,但却在各行各业工作中会运用到的综合能力。它是人文素质的体现,更是人文学科的题中之义。作为人文学科的英语专业不应该仅仅以就业作为办学导向,而是着眼学生长远发展所需综合素质的培养。
  思辨在教育中的重要性,可以从20世纪5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家本杰明·布鲁姆提出的教育目标分类法中有所了解。他把教育目标划分为三大领域,即情感领域、动作技能领域和认知领域。洛林·安德森在此基础上加以改进,提出了认知能力的六级金字塔模型,从下往上以依次为识记、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和创造。“思辨能力集中体现在认知能力阶梯的应用、分析和评价等高层级;创造能力可以视为思辨能力的最高表现,也可以视为建立在思辨能力之上的最高级别的认知能力。”
  我国英语专业研究人员对思辨问题的关注其实由来已久。早在20世纪90年代,黄源深就开始提醒注意思辨缺席的现象,2010年时再一次呼吁思辨应该作为英语专业培养目标。胡文仲、孙有中于2006年和2011年均发文强调英语专业应该回归人文学科本位,呼吁思辨能力的回归。金利民、金衡山、蔡基刚、文秋芳、张冲等学者也纷纷提出对思辨能力应加以重视,强调阅读的重要性,呼吁将人文知识和思辨能力作为英语专业学习的重要目标。
  三、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英语专业文学思辨教学实践
  如何在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通过文学课程教学提高学生思辨能力的教学实践可分为五个步骤,分别是教学准备、教学实施、教学获得、教学评价和教学反思。
  (一)教学准备阶段
  教学准备阶段聚焦的问题是教什么。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以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为指导,以文学作品为教学载体,将培养英语专业学生的思辨能力作为主要目标。在知识层面,让学生掌握所阅读的文学文本的基本信息;在能力层面,让学生获得批判性思辨能力;在情感层面,引导和形塑学生的主流价值观。同时要更新教学内容,打破原有的文学课程教学模式,改变旧有的按时间顺序的文学史学习方法,而是以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为指导,选择含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文本作为学习材料,以专题的形式更新教学内容。
  (二)教学实施阶段
  教学实施阶段聚焦的问题是怎么教。为了更好地让学生了解学习的思想主线,更全面地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并能自觉地运用这一理论来观照文学文本学习,在实际展开文学文本阅读和教学之前,需要对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进行梳理,作为课程学习的序章,同时进行文本的分类。按照人类命运共同体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其涵盖了政治、安全、发展、文明、生态等多个领域,结合文学文本可以分为多个专题展开分类教学,所涉及的文本也可以按照章节提供给学生进行阅读学习。

202207052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