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ugao@xiaoyuanyingyu.com
摘 要:在新课改和新高考背景下,对学生实践能力与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备受重视,教学模式也随之发生变化。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教学活动建构过程中,要以学生为课堂主体,建构以生为本的高效课堂。情境教学作为一种新兴教学方式,能够建构出一种更加和谐的师生关系和教学氛围。本文将针对情境教学模式与高中英语教学的融合策略进行分析。
关键词:情境教学模式;高中英语;教学活动
作者简介:顾元新(1973.11-),男,汉族,江苏江阴人,江苏省江阴市青阳中学,高级教师,本科,研究方向:高中英语教学。
前言
情境教学因具体生动、激发学生参与兴趣而备受欢迎,已经成为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手段。传统英语教学模式以课本知识的传授为主,单一枯燥,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对英语学习缺乏足够的兴趣。因此,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要以新的理念和方式、新的身份和视角,开展更加有效的高中英语教学。
一、情境教学概述
情境教学是一种以生为本的教学模式,它指的是在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本节课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与发展水平,借助多种多样的情境建构出一种符合学生发展和探究的学习氛围。情境教学可以使原本枯燥的书本内容以一种更加真实且生动的场景呈现出来,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学习活动当中。它有利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学生自主投身于情境中,对书本知识和相关延伸内容进行了解与掌握,提高教学效率。
传统的语法和词汇教学以教师为课堂主体,教师作为支配者和掌控者,要求学生以记录笔记、背诵课文等形式对教学内容进行表面学习。高中学生存在个体差异性,,一部分学生由于自身认知水平造成学习效率达不到预期的目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拥有很强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才能以一种更加积极的态度开展学习。情境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以学生为主体建构更加和谐的自主学习课堂。
二、情境教学的特点
情境教学之所以备受关注,主要是因为情境教学可以融合英语学科特点和多方面因素,建构出符合学生学习需求、以生为本的英语课堂,达到减负提质的要求。
(一)情境教学模式的直观性
情境教学通过展现不同的学习内容,使课堂教学形式变得更加丰富,有利于学生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在信息化时代,教师利用多媒体等手段可以使英语知识变得更加立体直观,借助视觉、听觉等调动学生多重感官,使学生以一种全面、全身心的形式参与到英语学习中。也就是说,情境教学模式可以使抽象的英语词汇、语法转化成直观形象并在情境中展现,使高中英语教学变得更加立体,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二)情境教学模式的可操作性
在情境教学模式的建构过程中,教师所创设的情境以教材为中心,以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为依托。因此,情境教学模式必须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使学生有足够的参与感。情境的创设不仅需要符合学生的心理和学习状态,也要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与教学目标相结合,贯穿教学活动整体思路,让学生可以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对英语知识进行操作。更重要的是,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必然,这就更需要英语教师在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让学生通过实际应用和体验来提高实践能力,提升英語教学内容的可操作性。
(三)情境教学模式的寓教于乐
在注重“以生为本”的高中英语教学活动建构过程中,教师除了引导学生掌握英语知识之外,还需要依据学生心理发展水平和实际兴趣点,结合情境教学模式,建构出一种更加和谐的师生、生生交流氛围。只有在课堂中创建寓教于乐、满足学生共同参与的教学环境,才能使学生的学习更加轻松,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加高涨。
(四)情境教学模式的民主氛围
良好的学习氛围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并给予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理由。有效转变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抵触,使学生爱上英语。教师需要做到尊重学生,正视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性,平等对待每一名学生,创设出其乐融融的学习环境,为学生英语学习效率的提升和减负提质目标的实现奠定重要基础。
三、情境教学模式与高中英语教学的融合策略
情境教学的应用为高中英语教学活动建构带来重要辅助力量,教师需要了解情境教学模式的创建要求与条件。结合活动开展过程中有待提高的内容,建构一种更加和谐的高中英语情境教学氛围。
(一)结合生活内容,创设真实生活情境
在现阶段素质教育理念不断深化背景下,教师要着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学科核心素养发展。传统的高中英语教学以书本知识为主,教师很少结合生活内容进行知识延伸,或者将生活中常见和常用的英语知识进行实践。这会导致学生认为学习英语是一件繁琐并且没有意义的事情,只是为了提高成绩的工具。高中英语教师应当基于情境教学模式,为学生建构结合生活的、更加真实的学习情境,使英语学习变得更加生动,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热情。这就需要教师立足高中生现阶段生活,建构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感兴趣的话题之下促进学生英语实践能力的发展。
以译林版高中英语必修一Unit 3“Getting along with others”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带领学生结合生活中与人相处的模式或创设生活中常见的交往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中结合教材内容与相关词汇开展实践活动。如基于课文“A friendship in trouble”,让学生模拟文章中主人公面对的问题,以对话形式进行问题解决,或结合自己的想法谈一谈可以如何去做。教师也可以建构以生活内容为主体的对话环节,以问题为导向创设生活化的思维情境,如“Do you keep in touch with your friends?”“How often do you make contact with your friends?What will you all talk about?”,使学生在思维过程中充分利用英语知识,提高实践能力。利用生活中的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高效课堂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