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校园英语 字数:7107 点击:
  摘 要:全球化的背景下,英语在跨文化交际中起到重要的桥梁作用。学习英语的中国人与日俱增,而在学习过程中,中式英语的现象屡见不鲜。本文从社会语言学的视角出发,从语言内部因素及社会文化因素探讨中式英语的成因,寻求能够有效避免中式英语的策略,为英语学习、跨文化交际提供一定的建议。
  关键词:中式英语;社会语言学;文化
  作者简介:李小年(2001.01-),女,湖南长沙人,长沙医学院在读本科生,研究方向:英语教育;袁丽坤(1985.05-),女,湖南长沙人,长沙医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英语;李莹玉(1993.09-),女,湖南长沙人,长沙医学院,助教,研究方向:计算机。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跨文化交流日益密切,英语学习要求也更高。然而,中国的英语学习者深受汉语规则、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影响,因此,中式英语应运而生。例如“add oil(加油)”“Long time no see(好久不见)”,尽管某些中式英语短语对少数英语母语者来说是可以理解的,但更多的中式英语则需要通过解释或描述才能被理解。否则,一些违反英语语法的中式英语表达不仅无法正确表达原意,还会引起误解。基于此,本文将探讨中式英语的成因,并提出避免中式英语的对策。
  一、社会语言学视角下中式英语的成因
  (一)语言内部因素
  1.语音特征的成因。Rod Ellis曾指出,以汉语为母语的英语学习者,其在发音上存在的障碍有51%是来自母语的干扰。如中国人没有掌握系統的英语语音知识,会用汉语中存在的和英语中发音相似的音来代替英语特有的发音,因此随意放置重音、划分句子,再加上汉语讲求字正腔圆,中国人将这个习惯带到了英语学习中,就容易产生语调没有起伏变化,节奏没有强弱之分的问题;还经常混淆英式英语和美式英语的发音,所以他们的口音既不属于英式英语,也不属于美式英语。
  2.词汇特征的成因。一般来说,中国的英语学习者认为词汇是跨文化交际中最大的难题。首先,词汇作为语言的基本要素,其差异是不同语言之间的根本区别。而汉语和英语隶属于不同的语言系统,它隐含着一个民族的人文历史、风俗习惯、生活经验及思维方式等。因此不同的民族表达同一理性概念的词,其内涵可能大不相同。比如汉语里的松柏,有“坚韧不拔、高风亮节”的象征,而英语里的“pine”仅仅指植物,没有承载这种附加含义。再如英语学习者可能将“under the rose”理解为“在玫瑰下”,实际上,该词具有“秘密、私下”的含义。因此,倘若英语学习者不知晓英语词汇承载的其他内涵,那么将难以获取语言符号所要表达的信息。
  其次,中国的英语学习者倾向于认为英语和汉语词汇是简单对等的。中国人说英语通常是建立在他们已经建立的汉语词汇系统的基础上。中文和英文含义有时确实存在重叠,进行汉英翻译时可以找到相应的单词或短语。如果母语和目的语有相同的规则和形式,那么这将是一种利于交际的正向迁移;然而如果母语和目的语不一致,那么它将阻碍沟通,如可能将“ black sheep(害群之马)”错译为“黑羊”。
  再次,词汇教学仍存在一定问题。例如在学习新文本时,教师在课堂主要讲解文本的结构和句法,对于生词的内涵和语用规律的探讨较少。也就是说,中国的英语学习者缺乏一个充分的、高度语境化的语言学习环境。在这种语言环境中学习,学生能够背诵、记忆大量的单词,拥有一定的词汇量,但却不能恰当地运用这些词汇。
  3.语法特征的成因。
  (1)句法层面。
  首先,汉语注重突出主题,而英语则注重突出主语。汉语形式松散,短句较多,追求句子的对称性。因此汉语篇章为了韵律的流畅性,常需要省略句子主语。如常见的中式英语表达“For this competition, I am very confident.”,而在英语中,则需要突出主语,以符合英语表达方式“I am very confident for this competition.”。
  其次,汉英在句子的铺排上有不同的侧重点。金惠康指出:汉语句子结构多采用意合法,即一个复句所包含的分句或短语等,是按顺序排列的;分句与分句之间或短语与短语之间,很少使用关联词。英语句子结构则多用形合法,往往要有关联词把关系明确地表达出来。在句法层面上,中式英语使用者常常不遵循英语的句法规则,而套用汉语规则。
  (2)语篇层面。
  汉语的螺旋型思维方式与英语的线性思维方式的差异使中西语篇结构有很大的不同。蔡基刚指出,“语篇组织规律与思维模式紧密相关,有什么样的思维模式就会有什么样的语篇组织结构”。客观认知差异导致了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英语表达通常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地点明重要的信息,简洁有力;而中国人表达含蓄,大量铺垫,在做足充分的解释或列举足够的实例后,在文章的结尾才表露意图。因此,中式英语在语篇层面的特征常表示为中心不明确,重点不突出,迂回曲折的语篇,往往增加了跨文化交际的难度。
  (二)社会文化因素
  1.社会因素。长期以来,语言与社会的关系得到了充分印证。有学者曾指出,语言既以人类社会得以存在的基本条件,同时又是人类必不可少的交际工具。这说明,语言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不可能脱离社会因素独立发展。其语言系统内部诸要素无一不与社会大系统的诸要素发生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中式英语的产生与社会因素密切相关。
  首先,中国缺乏学习英语的语言环境。虽然大多数中国人将英语作为第一外语来学习,但生活中,他们使用英语的机会仍然很少。即使有机会,也只是英语课堂、英语比赛等特定场合说英语。其次,英语教学条件仍待改善。中国英语学习者主要在学校学习,然而我国学校英语教学条件和环境并不能令人满意,一方面,课堂上缺乏英语学习的氛围,大部分英语教师在课堂上习惯性运用中文逐词解释文本,无法脱离汉语思维模式;另一方面,学校教材主要强调语法规则,而不是听说技能和文化背景,忽视了语用能力的培养。此外,英语语言在不断发展的同时,教材内容常无法及时更新,容易造成学习者与地道的英语表达脱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