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杨明 字数:5535 点击:

[摘要]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不仅可以增强课堂的趣味性,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也可实现学科育人价值的最大化。高中生物学科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可以通过科学史教学、试题情境、实验教学、课外探究、社团活动、志愿服务等多途径渗透劳动教育,提升学生劳动素养、落实学科育人目标。

[关键词]劳动教育;学科渗透;生物学教学

近年来由于高中生学业繁重,家长们往往会竭尽全力为学生备考提供全方位的后勤服务。久之则导致很多学生变得懒惰,缺乏劳动习惯和技能、没有正确的劳动观念,甚至出现奢侈浪费、不珍惜劳动成果、不尊重普通劳动人民的现象。劳动教育是新时代“五育并举”政策的重大举措,是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的必然要求,更是落实“立德树人”育人目标的重要途径。

2020年7月教育部颁布的《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要在学科专业中有机渗透劳动教育[1]。生物学科是以人类生产生活为基础,在生产实践中不断探索研究总结经验,进而建立的一门自然科学。生物学理论和技术可用于指导生产实践,提高劳动效率;这意味着生物学科与劳动教育之间有着必然的内在联系,具备渗透劳动教育的先天优势[2]。在高中生物学科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不仅符合课程标准要求,更是对国家教育方针的有效落实;并促进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实现。

一、利用科学史和试题情境,树立劳动观念

高中生物学教材中隐含着很多科学家经过艰辛劳动,刻苦钻研,最终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取得重大成就的故事。这些故事都是在生物学科教学中开展劳动教育的宝贵素材。比如我国科学家历时6年多时间完成世界首例牛胰岛素人工合成工作;袁隆平院士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研究,在多次失败中总结经验,即使年逾八十高龄仍然坚持在试验田中劳作,为祖国的粮食安全做出巨大贡献;孟德尔一生默默无闻,埋头实验,终于为世人揭开了遗传学的神秘面纱;达尔文用20余年时间著书《物种起源》,开创了生物进化学说的新纪元。这些故事能让学生感悟到:生命科学的进步和发展离不开科学家的艰辛劳动。人教版新教材卷首的科学家访谈栏目也是开展劳动教育的绝佳素材。教学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自主阅读,了解施一公、袁隆平等科学家的光辉事迹并分享感悟。通过科学家艰苦奋斗的故事的熏陶,学生能认识到劳动是伟大的,劳动人民是伟大的,只有劳动才能创造价值。生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恰如其分地引用这些科学史素材,不仅让课程变得生动有趣、吸人眼球,也在无形中培养了学生吃苦耐劳和勇于探索的优秀品质,树立起正确的劳动观念。

除了教材中的科学史料,生物学科的试题情境也是进行劳动教育的绝佳素材。《高考评价体系》要求以情境为考查内容的载体,近几年的高考题无论是全国卷还是地方卷都呈现出“无情境不考题”的特点。生物学试题中常以生产劳动或科研劳动为情境。如2020年高考全国Ⅰ卷第30题,以农业增产为问题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运用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生物学原理指导农业生产,为经济发展建言献策,从而形成科学的劳动观。2022年广东省高考第19题以农业育种为出发点,考查遗传变异相关内容。2022年湖南省高考17题,以水稻种子萌发育苗为情境,考察光合作用原理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可见,试题情境不仅可以考查学生运用生物学知识、原理解决实际生产生活问题的能力,也无形中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劳动观念,达成学科育人的目标。

二、开展课外实践,强化劳动意识

教学中教师应注重理论知识和生产生活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的专业知识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做到学以致用,让抽象、枯燥的知识变得鲜活起来。例如在学习“细胞呼吸”这个专题时,在了解呼吸作用的原理后可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果酒米酒酿制、酸奶制作、面包制作等实践性活动,并将劳动成果进行展示和分享,交流制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成败经验。通过开展课外实践,引导学生积极地投入到生产劳动中,利用所学理论知识指导生产生活,切身感受劳动过程的乐趣和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行之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

三、重视实验教学,培养劳动习惯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课程标准中也提出要“加强和完善生物学实验教学”[3]。做实验本身就是科研劳动。基于课标要求和学生对实验的热情,生物教学应尽可能地开足开齐实验课,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主动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提高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同时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例如在“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的实验中,通过对显微镜的标准化操作,培养学生严谨、认真、专注的劳动品质。实验结束后对器材的清洗和整理,对实验室的打扫清洁都能有效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劳动习惯。此外,实验教学还能让学生掌握安全知识和操作规范,保证劳动安全。除了课程标准要求的的实验,教师还可以根据具体学情安排一些拓展实验,由学生在课余时间自主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