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斐 字数:5990 点击:

【摘要】媒介素养是指人们面对媒介各种信息时选择和理解的能力、质疑和评估的能力、创造和生产的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等,这在新媒体海量信息时代尤为重要。新闻类作品是高中语文教材中选编的文章以消息、通讯、特写为体裁,在大众媒体上发表的重大经典的新闻。本文通过目前高中语文新闻类作品教学现状,即教材、教师、学生和教学层面的问题,分析造成学生媒介素养不高的原因,为当前高中新闻教学实践提供思路。

【关键词】媒介素养;新闻;语文教学

如今互联网的发展趋势已经多元化,各类媒介信息的呈现方式和传播媒介也越来越丰富。高中学生在高中阶段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各种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的最佳时期。在信息时代,媒介素养俨然已成为当代高中生必备的生存技能。2017年教育部最新制定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对语文的必修和选修内容提出新要求:学生能阅读理论类、实用类、文学类等多种文本。新闻类作品是实用类文本的重要组成部分,被选用在语文教材中,带领学生关注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新闻,了解新闻特征,培养学生媒介素养。

新课标的修订与新时期媒介素养教育融入语文学科目标不谋而合。然而,,与社会和语文教育界对媒介素养高度重视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目前高中生的媒介素养水平仍未达到理想水平,因此,高中生媒介素养教育迫在眉睫,本文将围绕高中语文新教材中新闻类作品的教学探究高中生的媒介素养教育问题。

一、新闻类作品的教学现状

(一)教材层面:教材内容脱离时代,偏离学生

目前新闻类的课文是高中生学习新闻知识、培养媒介素养的主要形式,在新闻教学和媒介素养教育中具有不可或缺的地位。尽管教材中新闻类课文的选排有了多样的变化,但是在具体内容上仍有不足之处。

首先是内容缺乏新颖性,包括选文体裁的局限性,“硬新闻”居多,以常见的新闻报道类为主。虽然在选修教材上进行内容的补充,但并没有涉及与生活相关的图片新闻、数据新闻等类型,同时课文多是以注重思想性和教育性的硬新闻,没有贴近学生的生活,反而不利于语文兴趣的培养和媒介素养的教育。

其次新闻最大的特点就是时效性。在统编版教材中,选文距今久远、以精神导向为主,与当前智能科技时代的生活产生了距离感,学生无法真实感受或者经历当时社会舆论,对于这类文章学习无法充满热情和动力。

(二)教师层面:媒介意识的缺乏

在学科专业理论上,新闻学是一门专业学科,需要教师积累专业的新闻理论,自身具备一定的媒介素养,不断满足高中语文新闻类作品教学的发展需要。新闻类作品的教学,不但需要单纯的文学类文本解读,更应融合对学生媒介素养的培养。教师应对新闻事实、作品、事件进行判断、分析、解读,对于学生信息的思辨和处理具有积极的引领作用。

在语文教学理念上,多数语文教师是师范专业生或者文学类专业出身,对于专业的新闻文体的实际写作与应用比较少,缺乏一定的新闻学理论知识,对于新闻文体的教学与其他文体教学大同小异,教学观念没有更新,因此新闻作品就失去了其独特的魅力。

(三)学生层面:信息处理能力不足

2018年,中国社科院与腾讯公司联合发布《中国青少年互联网使用及网络安全情况调研报告》:有超过八成的青少年会在上网的时候听音乐、看影视,打游戏和看短视频也是他们线上的主要娱乐活动。因此,在媒介接触方面,易受不良信息误导;对于新闻信息类的处理,表现出媒介素养的缺失,对信息的分析、归纳、判断能力的不足;选择网络信息趋向于娱乐化。而对于青少年价值观最具有积极引导的主流媒体则兴趣不大,长期处在碎片化新闻环境中,媒介素养缺失,对课本中新闻类作品缺乏热情,理解不足。

(四)教学层面:教学过程脱离新闻特点

新课标要求制定三维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过程,新闻类课文的教学目标中重要的一点,是着眼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媒介认知水平的整体提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由于教师的媒介素养水平的问题,导致这类文章教学目标难以落实,这导致“伪明确”现象——看似是明确,实际无法明确实现。

其次是教学评价忽略过程性评价。新闻类作品属于活动性较强的课程,学会运用媒介创作媒介信息,而考试内容无法体现学生真实的媒介素养水平。在教学中缺乏了过程性评价。学生在新闻教学过程中很少进行实践性活动,发现问题、探究合作以及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被掩盖。

二、新闻类作品教学的策略与实施

(一)明确教学目标,激发学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