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江容 字数:2683 点击:

【摘要】数学是自然科学的重要基础。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全面贯彻《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系统推进生本课堂改革,建设“理想课堂”,松滋市实验小学教联体共同提出“始于理想 忠于素养”观——建构在新课程标准框架下的以生命为根本立场,以生活为学习基础,以数学实践活动为主线,以发展核心素养主要任务的新课程新课堂,追求是知识共享、情感共鸣、思想共生、生命共舞的最高境界。

【关键词】核心素养;思想共生;生命共舞

围绕这一目标,我们形成“始于理想 忠于素养”的如下共识。

一、遵循新课标精神,落实核心要义

(一)准确把握数学教学的定位。

数学教学是以“三大素养”即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为核心的教育。学生获得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运用数学和其他学科之间的知识与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二)准确理解数学教学的策略。

数学教学设计从“为教”转向“为学”而设计,凸显“学习”中心。变“学数学”为“探索数学”,以课本为基础,建立以任务驱动、内容整合、实践路径为特征的“数学学习任务群”模式,真正实现学习方式变革的育人意义。

二、推行新课堂模式,落实学为中心

(三)彰显“四个重构导向”。重构教学地位。学是中心,是目的;教是手段,是条件。重构教学关系。从时空占用看,体现为“少教多学”;从教学依据看,体现为“依学定教”;从先后顺序看,体现为“先学后教”;从评价标准看,体现为“以学论教”。重构教学模式。从传统讲授式的教学,走向对话式教学;从传统教师牵引式的模型,走向任务驱动式的模型。重构教学流程。以学生为主体,流程再造的着力点体现在更加重视前置性学习、合作学习和拓展性学习。

(四)彰显“三学基本范式”。共同探索“结构化课堂、板块式教学、合作式学习、分享式交流”为主要内涵的“3+4”生本课堂基本范式。即:引学+导学(自学+对学+组学+群学)+拓学。“3”是学习环节,“4”是学习方式。结合新课标精神,在用好统编教材的基础上,中高段数学推荐使用“3+4”,低段数学推荐使用“3+2”。

引学,把学习带入情境。引学,即“引入教学”,它是正式教学的开场。我们的引学有四种模式:

一种趣引法 设计与新课相关的趣味性事例或小故事引入新课,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二是设疑法 根据学生爱追根求源、好奇的心理特点,给孩子们创设一些疑问,使学生急于想了解疑问的结果,激起他们的求知欲,引导他们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

三是实例法 根据学生对周围事物易作直觉思维的特点,举出学生熟知的生活实例,联系实际,自然导入。一可以充分发学生的生活经验,用来作为学生抽象思维的支撑,二是可使学生备感亲切,利于激发学习兴趣,还能培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的好习惯。

四是过渡法 它是从复习与新课有关的旧知识引路,拓广旧知识,把知识深化的方法,以旧引新,温故知新。

导学,让学习自然发生。“导学”即“师导生学”,中高段学生已经具备了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自学”“对学”“组学”“群学”四种学习形式,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提出困惑、合作探究、形成策略、学会质疑。在这一过程中,尤其要用好“组学”即小组合作学习。“水常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这句话形象地描述了合作学习的作用与效果。儿童学习力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强大得多,因为同龄的关系他们更容易相互理解,学生依靠“竞争合作对手”,“同伴互助”来定制目标,互相帮助,快乐成长。学生成为自己的老师,课堂创造了一种新的学习生态,焕发出生命的气息。低年级学生还不具备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这一板块的教学采用自学,对学,群学三种学习方式。在“对学”时,同桌之间通过说一说,比一比、赛一赛等学习方式,让学习更有兴致。

拓学,使学习走向深入。“教”有余地,而“学”无止境。拓学是对课堂教学内容的补充和延伸。通过围绕教学目标,联系生活经验,尊重学生个性,在立足于现有教学内容的基础上,突破“教材”的限制,对“内容”进行有效拓展与超越。通过将课外资源引入课堂,课堂学习引向课外,让学生的“学”实现文本的突破,实现教材的突破,实现自我的突破。拓宽的不仅仅是知识面,更是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创造的能力。

三、以学生发展为归宿点的拓学

"3+4"生本课堂模式,不要求所有的学生同步发展,只求能有发展,让不同水平的学生进行分层练习,使他们都能到达各自学习的最近发展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