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校园英语杂志社 字数:7313 点击:

  【摘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力度加大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我国各方面的国际交往日益增多,五年一贯制高职专业英语的教学越显其突出作用。在当前职业技术教育中,如何培养出能够适应市场经济下对英语熟练应用,并且具有一定专业技术技能、新的复合型当代技术人才是当前职业教育的办学方向。将“问题导学”应用在五年一贯制高职专业英语教学中,能有效提高学生英语和专业的素养。
  【关键词】五年一贯制 专业英语 “问题导学” “问题链”
  专业英语教学作为学校提升学生能力、综合素养和培养新的复合型现代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标志之一,它一直受到学校的重视。基础英语教学和专业英语教学质量的高低,关系着五年一贯制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的声誉和培养学生质量,关系着能否培养出适应市场经济新形势要求的技术应用型现代人才。
  五年一贯制高职院校的学生是中考后连续五年在校进行学习的学生,他们中的大多数往往是中考英语的失利者。虽然在五年一贯制的前一到两年里,学生会继续进行基础英语的学习,到第三年才开设专业英语课程,但学生英语学习的差异明显,学生英语基础普遍比较薄弱、单词的读、写困难、口语表达能力差。很多学生对英语的学习产生畏难情绪,学习心理压力大。学生习惯了被动学习,喂一口,吃一口,甚至喂一口,一口也不吃。缺乏主动性。进入五年一贯制高职院校后,没有了高考的压力和方向,学生们英语学习的惰性往往随着年级的上升而加剧。
  五年一贯制高职院校的专业英语教材基本分两个部分,一是专业英语情境对话,一是专业英语文章阅读。教材整体的梯度性和层次性不够合理,专业情境对话的内容比较简单,但阅读材料的词汇量、阅读量普遍偏多,学习量过大。课后练习词汇、翻译、句式、问题等也比较难。由于学生知识结构多层次、掌握的知识参差不齐,英语基础薄弱。教师就需要积极整合专业英语教材的内容,以便让英语的学习更好地服务学生的专业学习。
  目前五年一贯制高职院校的专业英语教学大都延续传统的说教式教学方法,主要以教师为中心,更强调语言知识的传授。多数学生对英语课程望而生畏,英语学习了无兴趣,,缺少学习和练习的主动性,学生英语综合运用技能的培养也难有成效。
  高职高专的教学目标与其它高等院校的教学目标不同,它是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为目的。在贯彻国家“以应用为目的,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教育方针的前提下,既要培养学生具备必要的英语语言知识,也应强调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有关涉外业务工作的能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不能再一味地灌输,而是要引导学生自主地学,加强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提高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应用英语的能力。
  如何改变面前多方面的不利因素?“问题导学”成为学校提高学生专业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法宝”。这种以问题为主线,围绕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主线组织的教学,有效地提高了教学的针对性。以往教师关注的是自己的教,如今教师关注的是学生的学。
  问题导学法又称“设问教学法”,也称“问题情景教学法”,就是通过老师精心设置问题和学生提出疑难问题,形成教学活动的双向交流,以达到培养学生的分析理解、合作探究、开拓创新等能力,并提高学生思维素质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其核心是以学生自我探究为主,重视学生主动学习和能力培养,老师诱导点拨,略加示范,实现课堂教学模式从“教师为主”到“学生为主”的转变。这种方法的实质是在学生意识形态领域内创设一种探究问题的氛围,让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的活动状态,以达到掌握知识,培养语文能力的目的。
  五年一贯制高职专业英语教学中“问题导学法”把“专业英语教学”改为“专业英语导学”,用“问题”启发学生来学习专业英语的课程。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教师要设法做到以下的几点:1.以问题提出和解决为中心,把教学内容问题化,教师努力成为教学过程中问题情境的创设者,解决问题的指导者和学生学习的鼓励者。2.问题的设置要有层次和梯度,要充分考虑大多数学生已有英语和专业的知识结构。3.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在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大胆阐述自己的观点,不人云亦云,真正理解和掌握专业英语。4.利用图片、图表、模型和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和学生已有的专业基础知识等一切可利用的途径,帮助学生理解和解决问题。5.兼顾专业学习和英语学习的互动,增强学生把专业学习融入英语学习的互动意识,发挥专业英语课程的功能。
  一、精心编制学案,进行课前问题探究,整合有效的“问题链”
  教师从备课环节开始,就要精密设计问题,针对专业英语的特点,将学案的问题设置为基础部分、提升部分和质疑部分三个部分。1.基础部分。应有基础词汇和专业术语的英标查询和朗读,基础专业术语的英文解释和专业阅读材料中的重点句子的翻译。对于基础部分的内容,所有的学生可以通过查阅教材的译文、字典、网络或向其他同学请教自己完成。2.提升部分。应有较难的词汇和专业术语和难点句子的理解,学生需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努力酌情完成。对于自身不能完成的可以允许学生空着,在课堂学习和讨论的过程中完成。3.质疑部分。让学生根据自身的朗读、阅读和理解,列出预习中对专业情境对话和专业文章阅读中高频出现,自己无法朗读和理解的词、短语或句型,量要合理控制,每部分最多两到三个。将学案完成的情况纳入学生平时成绩的评定中。
  教师要及时对学生在预习环节提出的问题进行整理、归类和整合后形成“问题链”。教师也可根据专业英语的教学要求,结合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的提问补充问题,以弥补学生提出问题的不足。只有这样问题链中的问题才能:1.针对教学内容,不偏题。2.设置的问题有层次,由已知到未知,由易到难,层层推进,步步深入。3.设计的问题有启发性、角度新颖、“若隐若现,可望可及”,激发学生思考。4.能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都有表现的机会,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充分体现学生的知识水平,使学生通过思考后能回答,也就是在“跳一跳能够得着”的高度上,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