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anji@xiaoyuanyingyu.com
【摘要】高中英语教师在教学中,会形成一些教学陋习。在课堂教学中,凭所谓经验套路来开展教学活动;在词汇教学中,话题未动,单词先行,辜负了课本编委通过排版传达的语境中展示单词第一印象的用心。本文作者反思自身教学习惯,观察同行教学行为,提出了高中英语教师要加强教材品读意识,领悟编委教学智慧,从而提高教学水平,改善教学效果的观点。
【关键词】教学陋习 教材 智慧
高中英语老师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不知不觉间会养成一些教学习惯。有些习惯是科学的,能科学合理地促进教学效果,有些习惯是不科学的,违背了科学的教学理念。有些习惯为个别教师所有,有些则有普遍性。本文作者称之为教学陋习,试图探究其中一二。
正如读书,要读经典。教学选材,也要选经典。本文作者视教材为教学经典,值得品读。本文中,教材指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选修6的学生用书(以下称课本)、练习册和教师用书(以下称教参)。本文试图结合本人教学实践,以质疑的态度反思当下教师的教学陋习,以谦虚的态度重读教材,期待在这个过程中寻求英语教学疑惑的答案,领悟一些人教版英语教材编委们的教学智慧。期待与同行们进行深入探讨,使我们的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陋习一:套路第一,不读《教参》
仍记得笔者初入行时就询问过一位前辈,是否要看教参。得到的回答是“高中课本这点东西,倒背如流。教这么多年书,自有套路,何需教参?”这代表着不少老师对待教参的态度:鸡肋。有的老师认为教参不实用,高大上,不适合普通学生水平;有的只把教参当课本习题的答案书使用。至于教参的结构,各部分编写意图、逻辑,功能都知之甚少,遑论其中的教学智慧。
弃《教参》,按“套路”上课,漏洞百出
课堂实录片段一:
教学内容:略。(详见pre-reading Ex.2 unit2 book6)
教学过程:
Step1:Now,let’s look at Ex2, please read the exercise and go through the poems, finish it as quickly as possible.You’ll have 4 minutes.
Step 2:(student’s individual activity)
Step 3:Now,let’s check the answers.
S1:...
S2:...
S3:...
评析:这个教学过程是由老师的两个指令及一个学生的浏览诗歌完成题目两个部分组成。教学意图不明,也没有围绕教学意图进行的说明和引导。师生之间没有交流互动,是简单的老师下达指令,学生完成任务这种单线教学模式。
学生活动反馈:
1.活动初,大部分学生开始逐字阅读课文正文并有查生词现象;有少部分学生在看诗歌,注解生词词义;有同学在看题目。
2.活动中,学生进度大相径庭,活动内容、进度极不统一;老师不停催促学生,并强调这是skim。
3.活动结果:大部分同学未在4 分钟内完成;部分同学能按要求“tick”部分boxes;部分同学甚至在box中写了A、B、C 字样。
显然,这是个失败的教学活动。不仅在“答题”上产出有限,更不要谈scanning的能力培养。根源在于教师未充分理解教材,没有scanning这一重要阅读能力训练意识,教学活动像放牛,没有组织,,也就没有条理。
品《教参》,悟教学智慧,叹为观止
《教参》的 Teaching suggestions(以下简称“suggestions”)关于本活动的教学设计不但避免了以上教学过程带给师生的困惑,而且体现了高超的教学智慧,值得品读。
智慧一:教学目标明确、细化(scanning),并明示学生,而不是一概笼统定义为reading ability
《教参》首先明确:The purpose of Exercise 2 is to give students practice in an important reading skills: scanning a text, that is, looking through a text quickly to find specific information.
实录中,教师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师生都没有方向,教学过程就乱。
智慧二:教学过程要体现人类学习知识的基本思维方式
scanning閱读策略作为教学目标,它的实现要分步骤,总体上遵循从定义到内涵,从抽象到具体,从理论到实践的过程,逐步实现。
scanning 作为一项阅读策略能力,是什么,教师要明确告知学生(“Explain to them what scanning is”)。这是定义;
Scanning 要点在哪,教师要作适当解释:强调1. scanning 就是 “read to find that specific information”;2. scanning 是“looking through a text”。这是内涵;
明确了scanning的定义及其内涵后,suggestions 安排了scanning 的操练样板,这是实践。
以第一个问题“Which poem describes a person?”为例(“Do an example with them”),分两步走:
step1:紧紧围绕问题中“person”这个“specific information”来开展。强调scanning 要有特定明确目标。
相关推荐
[于杨] 高职高专课堂上的英语教学特点分析
[陈小娟] 基于一体化的翻转课堂教学方法研究与实践
[李文阳] 技工学校计算机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吕汀] 正确认识和应用信息化教学
[刘五星] 如何加强物理教学中的创新能力训练
[潘登] 地方院校实验教学管理现状及对策
[孟祥妹 赵振东] 道桥工程测量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孙艳红] 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活《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
[张丹丹] 中职学校电气自动化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研究
[史赛挺 郑军辉] 中职学校数控专业一体化教学的探索
[杨绪燕] 高中数学教学体会点滴谈
[蒋文梅 熊玉龙] 体育教学质量评估对AHP
[韩安逸] 体育教学中的审美教育缺失与培养途径
[邱敏] 关于小学中年级英语阅读教学的思考
[张璐] 案例教学法在市场营销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