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物属性
  • 刊物名称:校园英语
  • 国内刊号:CN 13-1298/G4
  • 国际刊号:ISSN 1009-6426
  • 邮发代号: 18-116
  • 数据库收录:中国知网
  • 投稿邮箱:
      bianji@xiaoyuanyingyu.com
  • 作者:校园英语杂志社 字数:6952 点击:

    作者:周萍
      【摘要】本研究基于需求分析理论,通过标准化测试、问卷调查和访谈考察某高校187名大一学生在英语语言技能、学习动机和方法、课程内容与环境等方面的需求,探讨在慕课等新教学资源和模式介入的语境下,如何融合教学策略和教学资源,构建新的教学模式,更准确地服务学习者的需求。调查表明融合慕课资源的翻转课堂不仅可以增加学习过程的交际性,同时能提高教学效率,实现教师和课堂目标指导下的自主学习,有效改善学生学习动机和策略。
      【关键词】需求分析;慕课;翻转课堂
      当前,全世界高校都在经历着一场网络化和数字化的历史性变革。慕课作为信息技术与教学结合的典范,日益成为大数据时代典型的教育范式。然而这些大规模、开放性的资源却未得到充分的利用。如何借力慕课,推动现有教学组织、内容和形态等改革,成为教育领域中诸多问题之一。
      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为时间、空间所限,教师一人主导,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度均受到限制,且随着近几年大学英语学分的压缩和课时减少,大学英语教学面临着更大的挑战,需要利用更精准的教学资源、更高效的教学方式来提高教学效果。同时,制定教学方案时,教学管理部门多从宏观自上而下制定计划,忽视作为教育主体的学生的需求。因此在切实了解学生外语学习需求的基础上,融合慕课教学资源与传统教学资源,探讨新型教学模式来重建传统课堂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有重要意义。
      一、需求分析理论
      需求分析指通过内省、访谈、观察和问卷等手段研究需求的技术和方法。作为语言课程设计和实施不可或缺的启动步骤,外语教学需求分析是开展外语教学的首要条件,是外语课程设计的基础,也是教师组织教学、选用教材、确定教学方法和评估方式的依据,,并为外语教育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束定芳2009)。
      需求分析的研究重点和分类方式不尽相同,取决于研究视角、研究对象和研究者背景。国外外语需求分析的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其定义与分类、分析模型的构建和比较,涵盖针对学生将来目标职业或学业的目标情景分析,关注学生目前语言能力、水平与目标需求的距离的目前情景分析等。其中Dudley-Evans和St. John(1998)提出从学生作为自然人、语言的使用者及语言学习者等角度出发,进行最大量的语言、技能学习的分析,并最终得出目标情景和学习环境的相关信息的需求模型,成为迄今为止最完善的理念。国内目前外语需求分析理论研究内容主要涉及基础理论介绍、外语需求分析和课程设置的关系及社会需求对外语课程的影响等。余卫华(2002)具体介绍了目标情景分析和目前情景分析两种模型,提出了在外语教学过程中如何利用需求分析来了解和改进教学及需求分析的步骤和应该注意的问题;陈冰冰(2010)以国内外现有需求分析理论和模型为基础,从学生个人需求和社会需求两个角度提出中国大学英语需求分析模型的理論架构。
      本研究在陈冰冰(2010)的学生个人需求分析模型基础上,对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目标需求维度进行实证研究。从学习能力差距、学习者个体愿望、学习过程需求和学习环境需求四个维度,借助入学测试、问卷调查、访谈等工具采集学生的需求信息,分析利用慕课资源链接学习需求与教学过程的可行性,探讨将现代信息技术资源与教学更好融合、实现“教-学”精准对应的途径。
      二、研究过程与结果分析
      1. 研究设计。为厘清大学英语学习者的总体和分类需求,需要研究学习者在语言能力和学习策略上的差异、对课程环境和评价方式的期待;为使得需求分析结果能有效服务于教学过程,需要探讨在新教学资源和模式介入的语境下,如何构建新的教学模式,使得教学策略和教学资源融合,更准确地服务于学习者的需求。基于此研究思路,提出研究问题:(1)大一新生的英语学习愿望、能力差距、对学习过程与环境的需求有什么样的特点?(2)如何针对学生需求,利用翻转课堂模式,融合慕课资源探索新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
      本研究选取某综合类高校2018级187名大一新生为研究对象,其中男生111人,女生76人。专业涵盖力学与土木工程、工商管理、测绘、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化工与制药等五个专业。
      学期初对全体学生进行入学水平测试,采用CET-4难度的标准化试卷,测试内容包括听力、阅读、写作三项,187名研究对象全部参加测试。
      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形式来统计分析英语学习者在英语语言技能、学习动机和方法、课程内容、课程环境、评价方式等方面的需求。问卷内容由学习者基本学习情况、学习者个体愿望、学习过程需求及学习环境需求四个维度构成。本次调查采用在线问卷,发出问卷187份,收回有效问卷187份。
      2.结果分析。入学水平测试结果显示,157名学生得分率在60%以上,占比84%;175名学生得分率在50%以上,占比94%。说明大多数学生具备大学英语学习的基础。不同专业的学生之间表现出较显著的差异,利用SPSS 21.0在置信区间为95%的水平上对五个专业的入学水平考试成绩进行LSD多重比较分析(LSD Multiple Comparison),结果显示学生平均英语水平从高到低依次为工商管理、计算机、测绘、力学与土木、化工与制药,其中工商管理与其他四个专业之间均存在正向显著差异,平均水平最优;化工与制药专业平均水平最低,与工商管理、计算机和测绘三个专业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学习者个体愿望维度调查显示大部分学生具有较强的学习愿望和动机。在通过学习英语开阔视野、增强交流能力、促进专业发展及就业方面绝大多数同学表现了强烈的愿望,其中
      1)同意“学好英语能开阔视野,增强交流能力”的占44%,非常同意的占47%,共计91%;同意“学好英语能让我在专业上有更好的发展(读研读博等)”的人数占51%,非常同意的占40%,共计91%;同意“学习英语能帮助我毕业后找到更好的工作”的占47%,非常同意的占40%,共计87%。如图1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