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校园英语杂志社 字数:7500 点击:

作者:王建刚
  【摘要】高中英语学习,对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阅读是语言输入的主要途径,是发展学生思维品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最重要渠道。笔者将以课堂阅读为中心,从四个方面探究如何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关键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思维品质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不仅是文化的载体,更是思想的载体;它不仅仅体现着个人的思想,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并促进个人思维品质的提升。无论从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方面,还是提升整体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方面而言,阅读都是一条极为有效的途径。阅读的过程也是思维和认知相互作用的过程。人们通过阅读进行循环往复的连续认知,促使思维更具积极性、敏捷性、深刻性、批判性、独创性、系统性等。
  一、思维品质的内涵及其在英语阅读中的体现
  思维品质是个体思维活动中智力特征的表现,反映了每个个体智力或思维水平的差异。思维品质可分为思维的敏捷性、深刻性、批判性、独创性、系统性等方面(刘道义,2018)。由于个体之间的智力和思维水平上存在着差异,这几个方面的思维能力也呈现出各自的特点。思维的敏捷性指思维活动的即时性,主要反映的是智力的敏锐程度,在阅读中主要表现为积极地思维、周密地考虑问题、迅速地总结阅读内容和提炼主旨。思维的深刻性指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在阅读中主要表现为透过表层文字信息洞察语篇的深层内涵。思维的批判性指不循规蹈矩、人云亦云,在阅读中主要表现为批判性地解读文本,审视作者的观点态度,而不牵强附会。思维的独创性,在阅读中主要表现为主动地联系既有的图式对阅读材料中的知识结构进行高度概括,并进行集中而系统的迁移和应用。思维品质关涉的这几个方面彼此交互作用,不可分割,使思维活动更具整体性和系统性(刘菁健,2018)。
  笔者通过学习,结合自身教学实践与课堂观察,谈谈从调动学生思维积极性出发,如何通过课堂阅读教学这一英语学习的主要途径,立足课堂,通过多种实践观察和尝试,在阅读过程中不断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二、在课堂阅读教学实践中,提升学生思维品质的尝试
  1.提升阅读兴趣,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学习兴趣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有选择地、愉快地去探索解开一些事物本质产生的心理趋向。如果学生对英语阅读产生兴趣,他们就会积极主动地花时间去阅读和思考。那么这种兴趣要如何激发呢?首先,在阅读材料的选择上,教师在教学时提供题材丰富、体裁多样,具有时代气息和贴近学生生活的阅读材料,以激发学生对文本探究的兴趣。《牛津高中英语》从模块一到模块十一,选用的语篇和材料紧扣了“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三大主题,涵盖各类话题,是教师进行阅读教学的首选材料。以《牛津高中英语》模块一为例,三个单元的Reading话题分别是 “School life in the UK”、 “Home alone”、 “Dying to be thin”。通过学习 “School life in the UK”,学生可以自然而然地与自己正在经历的高中生活进行对比,并且反思过去的初中学习生活; “Home alone”探讨的是在与父母产生误解冲突时,青少年应该如何正确处理与父母的分歧和代沟问题。这样的经历也是高中阶段正值青春期的孩子们普遍经历的问题,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 “Dying to be thin”呈现的是很多同学都会面临的困扰:如何正确看待自己、接受自己以及怎样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这些文章都与学生经验和背景相距较近,能够让学生设身处地体验人物的思想、感情、体验角色的内心冲突,学生在阅读这些文章时,阅读兴趣容易得到提升。其次,传统的外语教学,即使面对丰富的题材,由于教师习惯于注重课文中的语言现象,如词汇、句子结构等,过于注重语言形式和解读文章字面意义,不能构建学生与文本的交流,很好的文本素材被浪费,也就无法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了。因此,教师在课本教学时,也要设计一些与学生认知水平、语言水平相对应的问题,有时还要有一些挑战性,从而促进学生积极思考,调动学生参与思考的热情。例如,在 “School life in the UK”一文中,教师可以设计以下两个问题:(1)After reading the passage, make a comparison between school life in the UK and your school life in China.(2)If you were given a chance to make a choice, which of the two would you prefer and why?这样的问题,对学生理解文章浅层意义的基础上,提出了更高的认知要求,同时类似的问题也能连接学生的生活,搭建学生与文本交流的桥梁,能够让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2.拓寬阅读资源,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高中阶段英语阅读教学有着一个十分直接的目的,那就是通过大量的多体裁的阅读让学生提升语篇把握与分析能力,从而在对英语阅读部分要求越来越高的高考中取得高分。参照《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说明》,英语学科阅读部分要求学生能够读懂简易的英语文学作品、科普文章、公告、说明、广告以及书、报、杂志及各类媒体中关于一般性话题的简短文章,并能够理解语篇主旨要义、文章宏观结构、文脉逻辑关系、作者的观点、意图和态度、提炼文章提纲、概括主要内容、转述关键信息等。这些要求实际上越来越突出对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中思维品质的强化,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现阶段的《牛津高中英语课本》文学作品、美文和科普文章相对较少,因此除了做好课本阅读教学工作外,教师还应该和学生共同开发丰富和有价值的各类课外阅读资源,如《21世纪英语报》、《苏州美文500篇》、《黑布林高中英语阅读》等,从而拓展学生阅读资源,开阔学生的阅读面,并且教师要引领学生在这些文章的阅读与学习中感知、理解、整合,不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升他们对文章的鉴赏评价,将阅读理解推向更深的层面。以本人在2018年4月开设的苏州市级课外阅读公开课 《Hanover Square》为例。这篇美文讲述的是作者追忆与妻子的相识、相知、相恋、相守到最后离别的故事。通过教学设计与不同的阅读活动,学生能够发现并且理解文章的结构脉络和不同的人生阶段以及所发生的故事。如果教学设计到此为止,那只是停留在浅层阅读阶段,达不到提升阅读深度的目的。于是,我在整体文章分析结束之后,设计了一个梯状思维导图,借助思维导图引领学生对阅读文本进行深度思考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