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物属性
  • 刊物名称:校园英语
  • 国内刊号:CN 13-1298/G4
  • 国际刊号:ISSN 1009-6426
  • 邮发代号: 18-116
  • 数据库收录:中国知网
  • 投稿邮箱:
      bianji@xiaoyuanyingyu.com
  • 作者:校园英语杂志社 字数:9342 点击: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高校外语专业迎来了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在供给侧改革思想推动下,高校外语专业更加注重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基于此,本文主要阐述了高校外语专业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的教育现状,并提出具体的教育调整对策,以期在供给侧改革下完善外语教育课程,优化外语教育结构,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供给侧;高校外语;专业教育;人才培养
      【作者简介】郑婉怡(1982.10-),女,汉族,黑龙江大庆人,哈尔滨医科大学大庆校区,中级(助理研究员),吉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2012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外语教学、党务管理。
      基于外向型经济的主导,我国对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需求量日益加大,为更好地促进我国的对外贸易,对外语专业人才提出更高层次要求。因此,我国高校外语教育作为外语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需要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扩大对外交流范围,全面推进供给侧+教育的改革模式,科学调整外语专业设置和培养计划。
      一、 我国高校外语专业在供给侧改革下的教育现状
      1. 人才质量的局限性。在新形势的发展下,高校外语专业教育改革取得了一定成就,但在教育教学资源和人才质量上受到影响和限制。从供需关系上看,社会各界对外语人才的需求从数量需求转变到质量需求上来,更加重视外语人才的综合素质。就我国目前高校外语专业教育来说,人才培养制度体系还不够健全,大学生社會实践经验少,适应社会能力差,专业知识不精,部分毕业生出现“就业难”的问题。为更好地满足外语人才的多元化需求,需要结合当下教育状况,依据供给侧改革战略目标,扩大外语专业人才总量,提高人才培养体系的质量和效率。
      2. 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高校外语专业教育能接触和利用的资源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宝贵的教学资源没有充分利用,必然影响高校的可持续发展。在供给侧改革形势下,高校外语专业教育必须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教学资源的利用率。从目前高校外语专业教育发展情况来看,学生需要更多优质的实习资源,从而提升自身社会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因此,相关高校应积极寻求资源种类的多样化,推动高校外语专业教育整体均衡发展。
      3. 优化发展布局。我国不同地区的高校外语专业教育在发展水平上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因此,各高校必须结合实际,优化调整发展布局,为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当前,我国高校外语专业的教学内容质量有待提升,为需求侧提供更多的优质供给是高校首要思考的问题,从而确保教育供给侧与需求侧形成有效的联动关系。
      二、高校外语专业教育在供给侧改革教育背景下的调整对策
      1. 注重复合型高端人才的培养。新时代下的高校外语专业需要结合供给侧改革的最优要素配置,完善师资、人才培养模式,依托供给侧理念下的“去产能”,不断提升外语专业人才的质量和数量。我国经济结构存在低效重复生产的问题,供给侧结构改革下,实现了优化产品质量的目标。通过需求侧改革的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刺激经济增速,拉动国民经济增长。供给侧改革对于高校外语教育改革来说是一项新的发展战略,高校可以借助供给改革实现供给平衡,提高供给效率。高校外语专业教育需要抓住机遇及时定位,探索更多高效化的发展路径,将供给侧的相关理念作为高校外语专业教育教学改革工作的重要指导思想。供给侧改革理念下,高校要提高对高端人才培养的重视度,科学规划培养层次,建立健全人才培养体系,满足人才发展需要,结合社会实际需求,打造一批层次高、实践应用能力强的外语专业人才,确保满足需求结构变化,从而推动高校外语专业教育长远发展。
      2. 调整课程设置,改革教学模式。教育改革的最终落脚点还是课程和教学,高校外语专业教育调整要紧紧围绕供给侧改革的平衡供需、提高供给质量、优化供需结构来开展,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优化线上线下的课程设计和教学模式,实现课程资源共享。外语专业课程在线开放能够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打破教学时空界限,确保优质的教育资源在大数据技术运用下高速传递和共享。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选择适合自己需求的专业课程,有效整合碎片化的学习资源。
      供给侧结构下的供给不仅是一种提供一定数量的特定使用价值的行为,同时还是实现一定价值量的行为;供给侧要素也不仅仅是劳力、资本和土地,而是还包括创新。创新作为教育教学可持续发展的生命力,要求高校外语专业教育不断与时俱进,改革教学模式,根据人才培养需要结合区块链技术的可视化优势,实现课程来源的可视化。在供给侧“补短板”的启示下,增设历史、文化、国情等人文类学科,拓展外语专业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发散性的思辨能力,增加优质实践课程的可信度,提高外语专业人才的实际应用能力。同时,有效融合线上线下课程资源,及时更新线上外语教学资源,为教学者提供最新的资源信息,提高教学者综合素质能力,并在教学中加强课程交流和反思,渗透人文教育理念,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从整体上提升课程水平,从而为高校外语专业人才的培养贡献力量。
      3. 加强供给侧改革下的校企合作。供给侧战略指出在抓好需求侧管理的同时,只要把握正确的方向,奋力开拓进取,加快培育新的发展动能,改造传统比较优势,增强持续增长动力,就能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动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在教育改革推动下,高校外语专业的学生学习获得了丰富的理论知识,但缺乏实际的职场工作环境和工作技能,难以明确掌握社会行业发展形势。恰好企业拥有这些宝贵的资源,示范性企业通过建立完善的职工管理制度,开设员工晋升通道,建立绩效考核机制等措施,实现了企业人员结构的优化调整。但同时企业职工群体的理论知识匮乏,外语专业高校的科研、教学理论和学术研究相对更加专业,在供给侧“补短板、加快新的发展动能”引导下,需要加强校企的深度合作,整合社会各方资源,提高理论与技术的交流合作,互相取其精华,在云计算、大数据技术下促进人才培养方式、管理资源的共享,借助企业的力量为学生建立实训基地,营造良好的学习和实践环境,从而完善高校外语专业教育教学模式,为外语教学开辟更多的实践渠道,加快互联网+时代下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善于利用微课、慕课等多媒体平台,深入挖掘外语专业学生的多元智能,促进高校外语专业教育革新。
      4. 供给侧+教育。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举办的第十六次长安街读书会暨“供给侧改革与中国经济道路”读书学习活动中解释道:供给侧改革的最终目标是“要改到生产要素、产品与服务领域排队现象消失”。因此,在供给侧改革下,我国高校应积极实施“供给侧+教育”的教学模式,推动产学研合作发展。产学研合作是经济建设中高校技术人才转化为生产力的有效形式。外语专业高校作为人才供给方,需要在供给侧改革下追求一个精致的高附加值,高效对接“需求侧”,简单的扩张时代已经过去,建设质量经济的时代已经到来。这也是高校外语专业提升人才质量的时代,高校外语专业改革教育要最大化地实现供给侧+教育的实践应用,开发更多的教学模块,构建创新教育环境,不断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优质人才。
      三、结语
      总之,就供给侧改革的“去杠杆”思想来说,制度改造和去除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很难一蹴而就。对于高校外语专业教育调整来说,在改革发展中要避免与国家外语建设相脱离,根据社会职业发展的大数据,及时反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并作出科学的就业导向,促进校企之间实现共建、共享、供应的战略目标。
      参考文献:
      [1]徐丽媛.供给侧改革视域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路径研究[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20(06):4-5.
      [2]王栋.供给侧改革视角下高校外语专业教育调整对策研究[J].山东高等教育,2017,5(06):7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