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物属性
  • 刊物名称:校园英语
  • 国内刊号:CN 13-1298/G4
  • 国际刊号:ISSN 1009-6426
  • 邮发代号: 18-116
  • 数据库收录:中国知网
  • 投稿邮箱:
      bianji@xiaoyuanyingyu.com
  • 作者:校园英语杂志社 字数:6928 点击:

      摘 要:英语学习习得性无助感是指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由于经历很多挫折和持续的失败,这无法控制的结果使其无法达到预期目标,因而产生无助、无能为力的消极心理状态。本研究综述了习得性无助感的相关理论和英语学习习得性无助感的实证研究,并提出了今后可考虑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英语学习;习得性无助感;理论发展;实证研究
      作者简介:杨兴梅(1992-),女,贵州都匀人,都匀市第四中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教学。
      一、习得性无助感的起源
      Seligman将习得性无助感视为一个人的行为无法产生预期的结果,而导致的无助、无望的心理状态。Seligman与Overmier曾用狗做过一个实验,将狗分成四组,每组八条狗。第一阶段,其中三组在无法逃脱的笼子里施以不可控且不可避免的电击,实验发现,一开始电击时,它们拼命挣扎摆脱笼子,但经过反复努力,它们意识到自己无法摆脱笼子和电击,逐渐降低了挣扎程度。第二阶段,所有四组都在穿梭箱中接受逃避训练。实验发现,第一阶段没有受到电击的小狗可以很容易地全跳过障碍物逃到安全的一边来避免电击。而第一阶段被电击的狗除了前半分钟的恐慌之外,之后就躺下并接受了电击。如此容易逃脱的环境,它们甚至没有去尝试。之后类似的实验结果在猫、鱼和老鼠身上均得到证实。Hiroto发现,以前受到过无法控制的噪音影响的大学生比没有受到过噪音影响的大学生更有可能放弃寻找解决方案。因此,Hiroto认为一个人经历了不可避免的反复失败,即使有能力改变结果,也会放弃尝试。
      二、习得性无助感理论的发展
      (一)习得性无助感的行为控制理论
      基于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理论,Seligman解释习得性无助感时,将行为结果的不可控性放在了突出位置。习得性无助感的形成有四个阶段:首先,人们在一种情况下会经历各种挫折和失败;其次,人们认识到他们的努力与结果无关,无论他们多么努力,都无法控制结果;第三,人们不指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会改变失败的结果;最后,人们形成了习得性无助感,表现出低动机和一些负面情绪,如焦虑、抑郁、沮丧等。习得性无助感通常表现在三个方面:动机、认知和情感缺陷。
      (二)习得性无助感的自尊保护理论
      Snyder、Stephan和Rosenfield提出了习得性无助感的自尊保护理论。该理论认为,人们为了保护自己的自尊而产生习得性无助感。一般人对好的结果持赞美和积极的态度,对坏的结果却持指责和消极的态度。当评价与原先的认知不一致时,人的自信心就会动摇。面对任务时,极易恐惧失败和产生挫败感,害怕别人评价自己没能力,因此采取故意减少或放弃努力这种防御性策略来保护自己的自尊不受伤害。
      (三)习得性无助感的归因重构理论
      Abramson、Seligman和Teasdale提出了习得性无助感的归因重构理论。该理论说明了归因的三个维度:内部——外部归因,,稳定——不稳定归因,普遍——具体归因。人们归因不幸事件时,一种是积极乐观的归因风格,即外部—不稳定—具体的归因方式,把挫折和失败归因于运气、任务难度等,把成功归因于能力、智力等;另一种是消极悲观的归因风格,即内部—稳定—普遍的归因方式。倾向于这种归因风格的人极易出现沮丧、低动机和低自我评价的状况,因此他们往往容易产生习得性无助感。
      (四)习得性无助感的目标理论
      Dweck发现,具有适应不良动机模式(表现目标)的学生比具有适应性动机模式(学习目标)的学生更易产生习得性无助感,学生的目标在这两种动机模式里起着重要的作用。具有适应性动机模式的学生总希望实现学习目标,关心自己能力的发展,更愿意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新事物并提高能力。他们根据兴趣来完成任务,不关心自己在完成任务时是否有良好的表现,通过挫折和失败来发现自己的不足,以便调整策略,掌握新的能力。相反,具有适应不良动机模式的学生总希望获得良好的表现,关心对自身能力的评价,认为失败或成功是能力的标准。在他们眼中,别人对自己在完成任务过程中的表现和评价非常重要。失败被认为是缺乏能力,当学习面临挑战时,好的表现或避免失败是他们的目标,所以,追求表现目标的人更易产生习得性无助感。
      (五)习得性无助感的信息加工理论
      波兰的Sedek与Kofta提出了习得性无助感的信息加工理论,也叫认知理论。该理论认为,人们在问题情境中进行认知活动,会经常出现无助感。也就是说,根据任务信息,他们经常提出关于解决问题的假设,接着尝试验证假设。当人们处于可控的问题情境时,其认知活动的信息反馈是一致和有意义的,并且他们将尝试减少可能影响其行为的不确定因素。然而,当人们处于不可控的问题情境时,多数人的信息反馈是不一致、自相矛盾和毫无意义的。这种信息反馈不一致导致认知耗尽,他们“停止思考”,便产生了习得性无助感。
      (六)习得性无助感的认知干扰理论
      习得性无助感的认知干扰理论认为,专注于任务外认知的人往往易得习得性无助感。早期认知干扰理论强调焦虑影响。Coyne、Metalsky与Lavelle认为,焦虑往往出现在不可控情境的失败体验中,人們未来的行为受与焦虑相关的认知影响,即越焦虑,越容易产生习得性无助感。在Coyne的认知干扰理论基础上,以色列心理学家Mikulincer与Beny强调“注意的过程”,即在不可控情境中,注意的分配问题影响着人们未来的行为。具体来说,完成任务需要集中注意力,在面对不可解决的问题时,任务认知高的人注意与任务相关的信息,其注意力能够满足任务所需注意力的要求,从而完成任务,所以任务认知高的人不会导致习得性无助感的产生;相反,易产生认知干扰的人,其反应是进行非任务认知,即关注任务外的信息,不关注是否完成任务,所以非任务认知高的人更易产生习得无助感。
      (七)习得性无助感的前归因认知理论

    gzslib202301042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