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校园英语杂志社 字数:7264 点击:

作者:张晓辉
  【摘要】“一带一路”的提出,文学界也适时实施“走出去”战略,翻译出版了诸多地方代表性作家的作品集。这些文学作品推介的过程中,当局的翻译组织,译者的选择,译者采用的翻译策略,翻译的出版商等都对译文的选择、翻译的质量及译文的发行范围等产生影响,而这些都属于翻译伦理研究的范畴。因此,本文以翻译伦理理论为指导,通过对陕西文学作品外宣的现状进行分析,以路遥的《姐姐》英译本和高建群《六六镇》为对比研究对象来指导陕西文学翻译的实践活动,着眼陕西翻译市场,通过对的对比分析译者伦理及中间人伦理,把握市场导向,让陕西本土小说为更多读者所了解和喜欢。
  【关键词】翻译伦理;《姐姐》;《六六镇》;对比研究
  【作者简介】张晓辉(1980-),女,宁夏中卫人,西安翻译学院英文学院英语系,讲师,研究方向:英语翻译与英语教育。
  【基金项目】本文系陕西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课题“陕西地方小说的伦理学解读在英语翻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成果,(项目编号:SGH17H482)。
  一、总论
  陕西文学界结合其地方特点做出突出“一带一路”主题,实施文学“走出去”战略,出版英文版《陕西作家短篇小说集》。这是全国第一部以省为单位的作家集体外译作品集。此外,2017 年8月23日,,作为助力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举措,第二十四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当日,陕西作家贾平凹的《高兴》英文版Happy Dreams在亚马逊14个站点全球同步首发。
  而,在这些文学作品被翻译、出版的过程当中,政府的组织行为,译者的选择,译者本身的专业素养、翻译的出版商、赞助商等,每一环节无不对翻译文本的选择及翻译的质量,甚至对译文作品的发行范围产生影响。
  二、翻译伦理理论及其在陕西文学外宣中的意义
  2018年2月,西安正式获批成为“国家中心城市”,陕西文学传承着延安革命文艺传统的思想精神,适时提出实施文学“走出去”战略。
  但是,我们也应看到陕西小说发展方面的不足。一是陕西缺少包装作家和作品的团队,陕西作家思想也较保守,“走出去”的意识比较薄弱。二是陕西方言造成的翻译理解上的困难:例如,《秦腔》的英文翻译是Qinqiang Opera, Opera在西方指歌剧,歌剧是一门西方舞台表演艺术,就是主要或完全以歌唱和音乐来交代和表达剧情的戏剧。而陕西的秦腔除了人物,剧情,伴奏乐器,齐言体唱词外,还有表达象征意义的脸谱以及角色划分等。并且在该小说中,除了对秦腔戏曲的描述外,还讲述了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农民和土地的关系。因此,小说主题本身已经远远超越了Opera一词所表达的范畴。三是陕西小说所表达的主题多于中国农民命运相关,是对中国乡土文学的探讨。而随着中国三十年改革开放,在柳青的《创业史》、路遥的《平凡的世界》中所描绘的那种困苦生活已然成为了一代人的记忆,与新成长起来的读者间产生了隔阂,讀者难以从作品中找到共鸣。
  综上所述,对地方小说的研究很多,但鲜有学者以翻译伦理为指导,对地方小说进行对比研究。作者通过翻译伦理的指导,对《姐姐》和《六六镇》两部具有陕西代表性的小说英译本进行对比研究,分析对比两位译者是否遵循了译者伦理,即译者翻译的动机以及小说文本选择的目的,翻译过程中是否忠实于原作,都采用了哪些翻译方法及策略;中间人即翻译活动的组织发起者,对翻译文本的出版发行范围都产生了哪些影响,以期为陕西小说走出去做出指导性作用。
  三、翻译伦理下的《姐姐》及《六六镇》英译小说的对比研究
  《姐姐》是路遥于1981年发表的一篇短篇小说。当时,下乡插队受到四人帮迫害的知青,要么返城要么通过参加1979年的高考改变自己的人生轨迹。人生环境的巨大变化所带给他们生活上、意识上的变化为路遥《姐姐》的创作提供了文学的土壤。而《六六镇》是高建群与1994年出版的一部小说,讲述了主人公张家山在六六镇上开办民事调解所,为周围百姓调解民事纠纷的故事。作者通过张家山这个传奇式的人物串在一起,展现了改革开放以来陕西农民的生存状态和精神风貌,勾勒出了一幅原生态的人类生存图景。
  1.译者的翻译动机和文本选择。路遥的《姐姐》和《六六镇》这两篇小说均收录于英文版《陕西作家短篇小说集》中,这部小说集的出版是由陕西文学海外翻译推介计划发起,由陕西省作协和陕西省译协组织相关人员翻译而成。虽由上述两个单位组织,但文本选择的自由权还在于译者本人。
  选择《姐姐》作为翻译原本译者,其选择的原因如下:第一,路遥作为陕西乡土文学小说创作的代表作家,其在中国国内文坛的影响力大于其他普通作家,他的作品更具有代表性,也更能引起读者的注意;第二,《姐姐》所描写的时代正是中国由文革结束迈向改革开放的转型时期,这一时期的知青回城是社会普遍现象,从而所带来的社会问题具有社会普遍意义;第三,译者本人的年纪基本和《姐姐》描述的时期相差不大,原文中的一些思想的表达与译者本人有一定层面的重合。
  而选择《六六镇》 作为翻译原本的译者,其选择原因如下:第一,《六六镇》是作家高建群“大西北三部曲”中的第二部作品,鉴于第一部《最后一个匈奴》在中国文坛所取得的巨大成功,该作者的三部曲的第二部理应会受到广大关注;第二,这部小说描写的红色革命符合习总书记提出的红色革命、延安精神的当代主题;第三,译者虽工作在天津,但为陕西人,对文中的语言及关中思想可以理解的更加透彻。
  2.与译者相关的伦理。首先,《姐姐》的译者为西安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生导师张敏副教授。他对目的语即英语语言基本功扎实,且其研究方向为翻译理论与实践,具有丰富的翻译实践经验。而且,译者本身的年纪也与《姐姐》中的时代背景相吻合,对小说中方言应具有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同时;他的主攻方向英美文学翻译又使得他对英美文化具有深入的了解,而且译者本人除了承担教学外,一直进行小说的翻译工作,对小说的体裁及题材都造诣颇深,这些都为《姐姐》的英译造就了优厚的先决条件。且看英译本中所摘取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