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校园英语杂志社 字数:6417 点击:

作者:张楠
  【摘要】大学英语课堂中的思辨能力培养是指教学中,通过直接或间接方式的学习,实现与大学英语教学目标相适应的思辨能力培养。如何在课堂上运用好过程式、任务式、项目式以及合作学习方法的有机结合,促使更多学生进行批判性思考,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思维的优秀人才已经成为我们大学英语教育工作者们注重思考和探究的目标和方向。
  【关键词】大学英语;创新;思辨能力
  【作者简介】张楠(1978.09-),女,汉族,山东人,山东理工大学,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语言学。
  思辨能力实质上是一种再思考,是对已产生思想的回顾、评价和修订(Stratton 1999:10)。思辨能力培养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大学学习的不可或缺的部分(Moore 2011)。我国教育部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也明确指出,,教育“要提高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注重学思结合。”“思辨能力”是“创新能力”的基础,也是“创新精神”的前提。
  大学英语课堂中的思辨能力培养是指教学中,通过直接或间接方式的学习,实现与大学英语教学目标相适应的思辨能力培养。(林晓,2017)
  一、必要性
  彭青龙(2000)强调“我国大学生的整体外语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是语言交际能力,尤其是说、写的能力依然很差,突出表现在口语交流时无话可说,或语无伦次,或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写作时不知如何下笔,主题不突出,观点不明确”。实际上,学生们在阅读等输入能力上有所提高,但是遇到口语和写作这种输出内容时普遍缺乏自己的思想观点和逻辑推理。这就导致大学生毕业后在工作中不能自主地发现问题,思考或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长期受到应试教育和中庸文化的影响。在应试教育中,学生看重考试成绩,很多学生学习大学英语的唯一目标就是为了考过四六级,加上老师授课“满堂灌”,只传授知识,教学方式依然千篇一律的讲授单词、句型、段落,讲授过程中不给学生留出思考的时间,这种授课形式离思辨能力培养目标相去甚远。同时,中庸文化中强调谦虚谨慎,孩子不能质疑老师的权威和尊严,这种让学生多听多记,老师“一言堂”的课堂氛围严重限制了其创新思辨能力的培养。
  二、解决策略
  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它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07:1)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明确规定:大学英语课程“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07)工具性是指教授给学生外语语言知识,培养学生外语听说读写译等技能。人文性目标是指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和提高综合文化素养。这说明除了语言有工具性功能以外,培养综合文化素养也很重要,包括对各种思想观点的辨别能力和认知能力等,最终使学生成为更为独立的思考者和跨文化交流者。
  因此,大学英语教学应该不仅要关注语言表达的艺术性,更要关注语言内容的思想性。也就是说,不仅要关注语言的准确性,更要侧重语言的批判性表达能力的培养。
  1.创新教学理念。大学英语教学要求兼顾语言工具性和人文性两大特点。在大学英语课堂上,“创新思维能力”中的“思”指示很广泛,包括语言知识层面上“思考重点教什么”和“怎么教”的問题等等。“辨”是指在“思”的基础上,主要关注与学生学习生活和课文相关主题的讨论和辩论的问题。因此,原来以语言能力训练为主的课堂教学形式已经不适应学生的素质教育目标。树立“以生为本、授人以渔”的教育理念,把学生培养成为有创新能力和思辨能力的英语学习者是新时代对于大学英语教学的新要求。
  2.创新教学方法。传统的大学英语课堂仍然是老师教授语言知识,大多采用“满堂灌”的形式,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只有真正把课堂教给学生,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成为课堂上真正的主体,运用任务式和项目式教学法等合作学习法,才能把学生从手机屏幕前抢回来,减少课堂中的“低头一族”。
  3.创新教学环境。学生上课多听多记的学习方法养成了被动听课的习惯。这种长久的无声课堂造成了学生懒于思考的结果。实际上,轻松自由的课堂环境才是学生发展个性的基础。真正把课堂教给学生,信任学生,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体,老师对于学生的优点和创新内容多加鼓励和表扬,同时给予指导性建议帮助他们逐步提高思辨和创新能力。
  三、小结
  现代大学教育离不开创新思维。因此如何在课堂上运用好过程式、任务式、项目式以及合作学习方法的有机结合,促使更多学生进行批判性思考,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思维的优秀人才已经成为我们大学英语教育工作者们注重思考和探究的目标和方向。
  参考文献:
  [1]Stratton,J. Critical Thinking for College Students[M]. Ro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 Inc.,1999.
  [2]Moore,T.J. Critical Thinking and Language:The Challenges of Genetic Skills and Disciplinary Discourse[M]. london:Continuum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Group,2011.
  [3]林晓,何莲珍.论大学英语课堂中的思辨能力培养[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7(3).
  [4]彭青龙.思辨与创新——口语课堂上的演讲、辩论初探[J].外语界,2000(2):3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