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校园英语杂志社 字数:7817 点击:

  【摘要】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动力。但在高校大学生中,尤其是民办高校的非英语专业学生中,普遍存在“动机缺失”现象。本文主要透过学习者的动机缺失现象,分析民办高校的英语教学方法,为教师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学习者动机;英语;民办高校;教学方法
  【作者简介】柳希,重庆人文科技学院。
  【基金项目】2020年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校级教改项目:“民办高校学习者负动机影响因子分析及对策研究(项目编号:YG2021)”。
  一、引言
  动机是语言学习者的个人因素中最能动的因素,动机及其相关研究一直受到语言教育界的关注。学习动机决定了学习的效果,对学习成果产生一定影响并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制约,所以动机水平高的学习者比动机水平低的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得更积极,学习效果也更好。随着高考改革的发展和高校招生的扩大,大学生的个体差异,尤其是学习水平的差异越来越大。本文主要探讨民办高校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出现的“动机缺失”现象,并分析了相应的教学方法。
  二、 学习动机和“动机缺失”
  根据教育心理学理论,我们能简单了解动机的含义,动机是一种动力,无论做什么,有动机才有做的动力,通过形成动机,加强思想和实践的融合性,是一个产生目标之后付诸行动之前的阶段。
  学习动机是保证学生学习的有效进行的重要纽带,在具有学习动机的前提下学习会比没有动机的学习有更好的效果,这也就说明了在同一间教室同一位老师的环境下,学生们的学习成果大不相同的原因,因此,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动机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这两种因素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改善学生的英语成绩也应从学习动机入手,适当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加强学生学习的动力,学习动机强化了学生传统的学习方式,当学生对基础知识熟悉掌握后,动机的产生又会促进学生深层次的学习探讨。
  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外国学者把注意力放在“动机缺失”问题上,并开展了实证与理论研究。根据德西与瑞安(1985)的解释,“动机缺失”指的是“意图和动机不足”的状态,这可能发生在两种情况下:一种是由无法预测、无法控制的外部环境所产生的“无助”状态,使个体失去了行为的动机,这是由于外部线索而引起的动机缺失。另一种是个体因其内部的特定力量而受到控制,失去其行为的动力,这是因其内部线索而产生的动机缺失。 随着对动機的研究逐渐进入深层次理解和实证研究的阶段,学者 Dornyei(2001)把“动机缺失”定义为:使人们减少某一行为或丧失行动动机的特定外部力量。在这一定义中,更多地关注到外 部力量的作用,而忽视了潜在的内部因素的影响(朱晓红,2011)。本文主要阐述“动机缺失”被认为是学习者的学习动机下降,甚至是缺失,这种现象包括内因和外因的共同作用。缺乏学习动机,会直接影响学生学习英语的态度和行为,以及学习效果。
  三、对大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动机缺失的分析
  1.影响动机缺失的因素。按照英国心理语言学家德尔涅伊的定义,所谓动机缺失是指使人们减少或失去对任意特定的行为的动机的外部力量。许多研究人员认为,动机缺失的影响因素包括外因和内因。
  (1)在语种层面导致动机缺失的因素。在中国,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对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大多数中国人来说,英语只是一门外语。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和中国多年的改革开放,吸引了许多外国友人和企业在中国的土地上发展,一些政策的出台对外语的掌握要求逐渐减少,许多学生认为学习英语是没用的,因为他们很少有机会认识外国人,也没有很多地方能用到英语,在未来的生活和工作中基本用不到,他们不想学英语,所以缺乏动力,出现了“动机缺失”的现象。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学习英语的原因是因为英语在大学期间是必修课程,即使不愿意上但是由于考取证书、考试不挂科顺利毕业等等原因不得不上,导致学生在原本就对英语没有学习兴趣的基础上,更加缺少了主动学习的动力。但是,笔者认为虽然这些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动机缺失,也不应该改变英语课程的性质,更有甚者提出把英语改为选修课在学校中展开,虽然现在更加提倡对汉语重点理解与运用,但并不意味着英语就可有可无了,而且这都不利于大学生的个人发展。
  (2)在学习层次上导致动机缺失的因素。本文摘要中所提到,大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由于学生学习水平相差大,缺乏学习英语的动力,教师很难进行教学活动。调查显示,许多非英语专业学生对英语知识的遗忘度很高,尤其是语法和词汇,他们认识一个句子中的几个单词,不会读也不会写。造成他们“动机缺失”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没有良好的基础和学习兴趣。
  (3)情境层面上影响动机缺失的因素。从情境层面来看,课程的具体动机成分与课程有关,包括学习者对课程的兴趣和对学好课程的期望。但在调查中发现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教材缺乏针对性和专业性,与他们的切身利益关系不密切,简而言之,学生觉得不够实际,不足以激发出学习兴趣。在没有学习兴趣下的学习大大减少了学习成果的质量,非英语专业的学生的英语基础是很薄弱的,他们在课堂上基本听不懂,也回答不了老师提出的问题,在学习课文和日常练习时往往会对自己不好的表现产生挫败感,,因此,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对于教师来说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隐形的压力,所以要将教学任务从传授知识转移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上来,所以学生的学习动机的形成和持续受到教师对每个学生的期望的影响,以此为基础,将这一期望扩大到今后的学习中。教师的不同期待会给学生带来不一样的课程体验,积极活跃的课堂氛围会给学生带来正面的影响,学生更多地在学习时会表现为注意力集中、自信心强、动机清晰、态度正确、成绩提高等良好现象。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消极态度也间接导致了高校非英语专业学生学习动机的缺失。
  2.学习动机缺失的表现。中国许多高校的学生摆脱了家长的监督和中学式的管理,学生的英语学习由于没有详细的学习计划和明确的学习目标,学习动机大大降低,具体表现如下:一,对英语没有学习兴趣,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不高;二,他们忽视英语的重要性,认为学习英语是为了应付考试,忽视了英语作为一种语言所具有的沟通功能;三,学生自身学习能力差,学习英语的时间安排不合理,在考试时很慌乱,不参加考试时就什么事都不做。因此,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应适当引导学生制订有效的学习计划,增强日常学习的意识,帮助学生重拾学习英语的兴趣,找回在学习英语中的信心,培养英语学习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