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校园英语杂志社 字数:6812 点击:

  【摘要】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将对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培养的意识融入教学目标当中,并使之渗透于各教学环节之中,在剖析文本结构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性思维;在评鉴文本内容中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在迁移文本知识中提升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以此沿着高层次认知能力的方向发展,实现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高阶思维;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作者简介】刘岚,广东省中山市第一中学。
  一、引言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指出,“学生在接受相应阶段英语课程教育的同时,应逐步形成为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要具备的综合素质”,现阶段英语课程学习目标需从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转向学科核心素养和综合素质。其中,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被列为培养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和综合素质的关键要素。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和学习能力,发展其思維能力尤为重要,而是要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关键在于培养并发展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思维自始至终都在阅读过程中得以体现。因此,阅读教学自然而然成为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主要阵地和理想平台。
  二、高阶思维概述
  20世纪50年代,美国教育学家、心理学家Bloom提出了教育目标分类学说,他认为认知目标分为“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由低到高六个层级(见图1)。Bloom的学生Anderson等人将Bloom的教育目标分类学说进一步发展完善,将认知目标的六个层次修订为“记忆、理解、运用、分析、评价、创造”(见图2)。前三个目标“记忆、理解、运用”目标为低阶水平的思维,后三个目标“分析、评价、创造”属于较高层次的思维范畴(见图2)。
  钟志贤认为所谓的高阶思维,是指发生在较高认知水平层次上的心智活动或较高层次的认知能力。它在教学目标分类中表现为分析、综合、评价和创造。高阶思维是高阶能力的核心,主要指创新能力、问题求解能力、决策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结合英语学科特点,英语高阶思维是指在英语情境中发生的较高认知层面上的思维活动,主要包括以分析综合为主的逻辑性思维、以判断评价为核心的批判性思维和以模仿迁移创生为目标的创造性思维。逻辑性思维包括分析综合、分类比较、归纳演绎、抽象概括;批判性思维包括判断推理、质疑解疑、求同辨异(求同思维和求异思维)、评价预测;创造性思维包括纵横思维(纵向思维和横向思维)、联想想象、隐喻通感、模仿创生。结合Bloom的教育目标分类学说,我们可以看出逻辑性思维是高阶思维的起点,逐步引申发展为批判性思维,最后到达创造性思维——高阶思维的终点(见图3)。
  三、基于高阶思维能力培养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案例
  本文以人教版高中英语选修八Unit 3 Reading“The Problem of the Snakes”为例,探讨如何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
  1.教学目标中融入高阶思维能力培养意识。古人云:“预则立,不预则废。”做任何事都要有目标,只有循着目标所指的方向才能达到我们的目标。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之初就应将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列入教学目标。教师只有把分析、综合、评价、创造等思维技能的训练纳入教学目标,才能在教学过程中真正渗透对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
  笔者在教授这篇阅读文章时,设计了以下高阶思维层面的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方法,厘清文本结构,总结出文本的两条写作线索;(2)学生通过推理判断,在文本中找出支撑信息来说明自己对作者的评价以及自己的观点;(3)学生将从课文中学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联想迁移使用到自己的日常生活学习中。
  以上三个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教学目标,以“通过什么方法培养学生在某方面的思维能力”的结构来叙写,清楚明了,可操作性强。从分析文本结构的逻辑思维能力训练,过渡到在文本中找出支撑信息以佐证自己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训练,最终达到将课内所学迁移到自己的学习生活中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训练,实现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爬坡”训练,能帮助学生有效拓展自身高阶英语思维。
  2.教学过程中分步实现高阶思维能力培养目标。(1)剖析文本结构,培养学生的逻辑性思维。活动1:Read the passage and divide it into different parts according to the genre of the passage. You can abstract the key words of each paragraph. (阅读全文,根据文章体裁将文章分成不同部分,提炼关键词概括每部分大意。)
  【设计说明】表1中划线部分需要学生自行提炼总结。梳理并剖析文本结构属于重构活动,可以训练学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逻辑性思维。任何体裁的文本都有其内在的逻辑与层次体系,把握了这一关系,就可以厘清文本脉络,有助于学生形成逻辑思维。并且,从体裁角度出发,学生可以掌握相对稳定的、可以借鉴和依赖的体裁分析模式,,强化他们对这些体裁的阅读驾驭能力,使其思维逐渐向高阶思维的纵深方向发展。因此,笔者先引导学生通过读题目、看插图、联系单元主题等活动预测文章体裁,然后从文章体裁角度入手,梳理文章结构,将文章分成三部分,即:起因→经过→结果(见图4)。大部分学生熟悉记叙文体裁特点,能够正确划分课文结构。随后,还是从体裁特点入手,引导学生通过提炼关键词、概括每部分大意等基于表层信息加工的逻辑思维活动来剖析文本结构,总结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申请专利”这一课文线索(见图5),从而厘清文章结构。同时,同一结构提炼不同关键词进行总结,可以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活动2:Do you think this passage can be divided into different parts according to any other clues? If it can be, how can we divide this passage? (思考有没有其它结构划分的可能?如果有,如何划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