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校园英语杂志社 字数:7904 点击: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教师的教育教学面临着更高的要求。根据培养对象独特性的特点,本文以接受美学为理论依据,以学生为中心,依据文本的“不确定性”和学生的“期待视野”,积极鼓励学生真正有效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并将这些因素充分融入教学设计和教学活动中,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国家、社会和企业所需要的优秀的高等职业技术人才。
  关键词:接受美学;英语教学;教学设计
  作者简介:刘俊歌(1986.04-),女,河南汝州人,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教师,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接受美学又称接受理论,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中,由姚斯 ( Hans Robert Jauss ) 和伊瑟尔 ( Wolfgang Iser ) 等美学理论家创立。这一理论对于读者的地位作出了高度评价,并强调了读者的积极作用。接受美学强调经过读者解读后的文本的重要意义,以及文本的“不确定性”“期待视野”等重要理论和概念,而将这些理论应用到高职英语教学中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和实践意义。
  高职院校在教育质量、人才培养、就业创业等方面的定位不同于普通高校。在专业开设方面偏重于学校专业与当地产业匹配,教育教学中对于公共文化课和专业基础课更侧重于在实训实践中的应用,对于学生的管理制度和评价机制主要通过现代学徒制、“1+X”证书制度、参加竞赛、校企合作的培养方式来满足当前社会发展对于高职学生的需求,学生的质量、教材的选用以及教师聘任方面的特殊要求,如“双师型”,都足以说明教师对高职学生的培养更需要有创造性和针对性。这就需要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要体现出学生学习英语是为了促进就业,侧重于基础英语和职业英语的结合、所学专业和公共英语知识理论的结合,着眼于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尤其在听说和写作输出方面。这些需求与接受美学的理论不谋而合。
  一、在教学设计中以学生接受为中心的本质体现
  接受美学理论强调读者“接受”的重要性,而未经过学生的理解和阐释的教材,就没有和学生产生联结,只是文字的堆积。接受美学强调研究“读者”的重要性,“读者在阅读中不是被动地感知,而是充分调动能动性和自己的想象力、直观能力、体验能力和感悟力”。这正是高职英语教学要去探索和追求的。教师教学时要遵循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要把提升学生的交际能力和培养动手能力相结合,以“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知识真正地运用到社会实践中,为社会发展而服务。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呼应这一要求,要让学生成为真正的第一“读者”,并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有机会应用到实际的语言环境中去。
  面对同一篇教学材料,教师和学生都是“读者”,但由于年龄阶段、背景知识、生活经历和审美情趣等方面的差异,对同一教学材料的解读不尽相同。如果教师一味地在教学中只“灌输”自己的观点和思想,会遏制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创造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的形成,甚至不能被学生所接受。这样的教学设计就是失败的和徒劳的,这样的教学活动很可能变成老师的“独角戏”。比如,在日常高职英语教学中,教师的教学目标一般包括:1.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文章结构和大意。2.讲解段落里的单词和句子,以及复习巩固以往所学的语法知识等。同样的教学目标,不同的教师就会有不一样的教学设计,同样的教学内容,学生习得的知识和思想也因人而异。所以,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主体作用,有了学生的参与和接受才能实现教学目标。例如,在讲解“College——A Transition Point in My Life”时,让学生根据上下文运用联想记忆法去理解这句话的表面意思。学生可能会对transition这个单词产生困惑,可以通过启发式教学法,让学生回忆 trans-这个英文前缀,想一想由trans-开头的学过的相关单词,很快他们就能从已习得的单词中找出 translation、transmission、transportation 等词语,总结出trans-这个前缀表示“变化”的意思。其次,让学生根据这个前缀想到更多相关联的单词的意思。最后,在理解单词的意思后,让学生分组讨论“怎么理解大学生活是人生的转折点”。通过这种启发式教学方法,既让学生将已有的旧知进行深层次加工,同时学生也学会新知,查漏补缺。更重要的是,在合作讨论中,他们真正理解了上大学的意义,为自己未来三年的高职学习生涯做好更合理的规划。在这一过程中,以学生接受为中心在教学设计和教学活动中得以充分的体现和应用。
  二、 教学设计的开放性
  接受美学理论认为文学作品的“文本”存在很多 “不确定性”和“意义空白”,,正因为存着这些开放性和空白,所以有待读者去进行积极而有效的填充。正如伊瑟尔所说“文学作品有许多空白和未定性”,“正是這些未定性和空白点,为读者留下了想象、丰富和填充的余地,促使读者参与对作品形象的再创造,也激励着读者去寻找作品的意义”。 学生和教师都是教学材料的第一“读者”,教师在设计教学时要充分考虑到这一点,避免面面俱到、“满堂灌”“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的教学模式,未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理解、练习和表达;更不能以“标准答案”遏制学生批判性和创造性地思考和解决问题。
  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留有“空白”让学生有效地参与进来,从而积极能动地对课文进行再创造。比如,在讲授“college life”时,文中有“ I guess that this is all part of what people call ‘growing up’.”。对于这句话,教师不能单纯地讲解枯燥乏味的汉语意思,因为学生完全可以通过手机检索出相关译文。教师应该给足学生时间和引导,让学生来讨论自己对于“growing up”的理解。通过讨论,学生们总结出有经济能力、不依靠父母等,引出本段的主题“responsible”,更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课后的作业,让学生拍摄和记录自己的大学生活,引导学生回顾课堂教学,并给学生留出“想象、丰富和填充的余地”。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既应用了自己的英语知识,也学习了其他相关技能,如拍摄、编辑和剪辑等技能。这一设计更符合高职学生的学情,他们英语基础薄弱,动手能力较强,思维比较活跃,更愿意创意创新。事实上,这一“参与”教育的过程,使学生在原有视野的基础上构建新知和经验。“只有通过接受者的媒介,作品才会进入变化着的,体现某种连续性的期待视野,而在这样的连续性中,简单地接受将转化为批判地理解,被动地接受会转变为积极地接受,被认可的审美标准将转化为新的超越这种标准的文学生产。”因此,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这一参与者的“内化”过程,鼓励并激励学生在开放性文本下有意义地创造,从而实现学习的真正意义和价值。

202204222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