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校园英语杂志社 字数:6578 点击:
  【摘要】本文以公开发表的权威译著为例,从接受美学角度对其中典故的英译进行分析。本文通过研究,认为非文学文本中的典故英译应以读者为中心,关照读者的“期待视野”“召唤性”结构和“效果历史”,以达到更好地接受效果。
  【关键词】接受美学;典故;期待视野
  【作者简介】徐晓丽(1998.10-),女,江苏苏州人,汉族,金陵科技学院外国语学院2017级英语专业本科生,研究方向:翻译学;王秦瑜,顾彪,卢丽钰,杨烨,金陵科技学院外国语学院;(指导教师)陈爱兵(1976.12-),男,江苏南通人,汉族,金陵科技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翻译学、语料库语言学。
  【基金项目】校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202013573083CX)阶段性成果。
  一、引 言
  典故英译的研究对弘扬中国文化有着重要意义。目前,在CNKI搜索引擎中以“典故翻译”为关键词进行主题搜索,仅得篇目397篇,而且已有研究语料多为《红楼梦》《西厢记》等古典名著或作品中的典故,而对当代非文学作品中的典故翻译研究相对较少,且大多从文本和译者出发,完全从读者角度出发进行的研究相对较少,例如,和伟(2020)从生态翻译学理论出发,對中原典故的英语翻译进行了分析;罗小华(2019)从关联理论出发,以《牡丹亭》中的典故为语料,研究典故翻译时的信息关联;肖宏宇(2018)从韦努蒂抵抗式翻译理论角度,选取《世说新语》马瑞志译本进行研究。虽然非文学翻译的文本一般要求简洁、直接、清晰易懂,但典故作为文学文本,仍然可以从文学翻译角度对其进行分析。同时,非文学文本中典故翻译的研究应从读者角度出发,注重读者的接受性,而目前该方向的研究仍然缺失。鉴于此,本文以公开发表的权威著作及其英译本为例,从接受美学理论出发,对非文学文本中引用典故的英译进行分析研究。
  二、接受美学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德国的姚斯和伊瑟尔提出了以“读者”为中心的文学批评理论——接受美学理论。从读者角度出发,接受美学认为翻译活动应关照读者的“期待视野”“召唤性结构”以及 “效果历史”。
  所谓读者的“期待视野”,就是读者在阅读、理解作品前的思维定式以及对作品的定向期待,其中包括读者的阅读经验、生活经验、语言习惯和文化习惯等。 “期待视野”是一种潜在的“审美期待”,只有符合读者“审美期待”的文本才能进入读者的阅读视野、为读者所接受。同时在可接受范围内,适度超越读者的“审美期待”,既丰富了读者的阅读体验,也能扩展读者的“期待视野”。
  接受美学认为,文本具有“未定性”,对于文本内涵的理解,需要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使文本内涵具体化。在阅读作品的过程中,读者不可能一下子获得全部、真实的信息,因此作者会即用暗示、预示、前后呼应等的方式,勾连出读者已有的阅读体验和想法来填补之前未“写明”的“空白”。作品中的“空白”和“未定性”促使读者参与其中,构成了接受美学的“召唤性”结构。
  时代在发展,读者的思想在不断变化,“期待视野”也在不断改变。读者在不同时期对于作品的“期待视野”不同,评价和接受性也不同。“随着作品社会效应的生发与沉淀,有效的作品阐释将会被显现且继续被阐释,具有‘偏见’的阐释将会被消磨殆尽。”读者在不同时期读同一作品时,接受效果也不同,构成了接受美学的文学史观——“效果历史”。
  虽然非文学文本讲究简单、明了,但是引用的典故却属于文学文本。为使外国读者更加了解中国文化,非文学文本中用典英译也应注重读者的接受性。
  三、接受美学视阙下非文学文本用典英译分析
  1.期待视野下非文学文本用典英译美学分析。读者的“期待视野”会受到读者文化背景、生活习惯、语言习惯的影响,只有符合读者“期待视野”的作品才会得到读者的认可。
  例1: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译文1:To the south of the Huaihe River grow oranges, while to the north grow bitter oranges.
  这句话出自《晏子春秋·内篇·杂下》,意思是:橘树生长在淮河以南就是橘树,生长在淮河以北就变成苦涩的枳。这句话现在常用来比喻一旦环境发生改变,事物的性质也有可能随之改变。“枳”,一般指“枸橘”,味苦,分布在中国山东、河南等地,所以“枳”并不在英译本读者的文化习惯之内,即“期待视野”之内,因此直译其学名“poncirus trifoliata”或“trifoliate orange”并不能为读者所理解和接受。译著中用“bitter orange”,将“枳”与“橘”作对比,简单直接地说明“橘”和“枳”相似,但 “枳”的味道苦涩。将“枳”翻译为:一种味苦的“橘”,更容易使读者接受,此处关照了读者的“期待视野”。
  例2:秉纲而目自张,执本而末自从。
  译文2:Once the key link is grasp, everything else falls into place; Once the horse is before the cart, the cart will follow.
  这句话出自傅玄所著的《傅子》,意识是:(撒网时)提起网上的总绳,网眼自然会张开;抓住事物的根本,旁枝末节自然会被带动。如果将这句话的后半句翻译为“Once the root is grasp, branches will follow.”则更像是中式英语的表达,不符合读者的用语习惯,会造成读者的接受性不强。因此,借鉴英文谚语“Put the cart before the horse”(本末倒置)的表达习惯,用“put the horse before the cart”表现抓住根本,拥有全局观念,用“the cart will follow”与“everything else falls into place”相呼应,来表示细枝末节会受到事情关键的影响。这样的表达重视读者的主体地位,更加符合英文读者的语言习惯,关照了读者的“期待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