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静怡 吴艳芳 字数:2237 点击:

为推进基础教育数字化进程,四川省构建了“四川云教”新型远程教育教学模式,助推全省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2022年5月,四川省电化教育馆公布了全省 13 所学校为四川云教电视课堂线上教学资源建设基地校,成都市泡桐树小学成为了 6 所小学基地校成员之一。笔者有幸加入教学实施团队,负责语文学科的有生(现场有学生)直播课。

一、蓄力·待发

这次云教直播示范课程任务意义重大,不但要借助四川省云教平台将直播课程辐射至远端学校,对外展示我校先进的教学理念和科学的教学方法,还要探索和实践基于信息技术的新型教学模式。另外全学科、长时间、高强度的直播课程,也考验着组织能力和管理水平。此外,直播课的教学实施任务与以往不同,时间长,历时一年之久;任务重,几乎每天都有直播课;受众广,课程面向全省直播;影响大,课程可回放,优点缺点同步放大,面临全方面审视。

为了保障线上教学的有序开展,学校根据《四川省中小学网络直播教学常规》等相关要求,制定工作流程和执行细则:从制定教学计划到教材分析解读;从集体备课、设计教案,到内容审核、技术保障。经过团队的保驾护航,最终实施直播,,确保网络直播教学能够科学有序进行。

作为班级学生的教育者和各学科教师的协调者,我们与直播团队的所有成员一同摸索着,基于学情细研打磨每一节课,并针对“直播”的形式寻求着更好的互动教学模式。

二、躬身·实践

(一)重塑课堂双边互动的样态

“云”班级是学生共同学习的场所。为了让远端学校能够一起“同频共振”,保障线上教学的高效,我们坚持教学要求和流程一个都不能少,以学生活动为中心,并积极尝试调整新思路和新方法,比如将提问分层细化、落实,让每个层次的孩子都能在课堂上得以展示和锻炼;我们甚至在家对着手机空镜头反复琢磨、排练实践,以远端师生的视角去感受自己的教学细节;每日我还将直播教室的板书拍照留存,放学后不断苦练精进。荧幕的那端我虽不曾见,但我相信直播教室里流淌的爱与智慧定将汇聚成光照向远方。

(二) 调动本班学生的积极性

本班的学生是本次直播示范课的直接参与对象,他们在课堂上的表现直接决定最终的直播效果。作为班主任,我们利用学生朴素的向师性和集体荣誉感,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这是一次难得的群体教育机会,也是实施方法中的重要举措。

邀请本班家长协助

班级的家长是本次直播示范课的间接参与对象。我校一直以来践行家校共育的教育理念,作为班主任,从新生入学伊始,就把家长管理纳入班级管理中来,经过多年的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本次直播课历时一年,是培养集体荣誉感,养成好习惯的难得机会。我邀请家长参与到对本班学生的教育当中,在家庭中强调本次直播课程是荣誉,是责任,延续和巩固校内教育,督促学生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生活习惯。

(三) 充分利用学校资源

学校根据上级相关文件要求,制定了明确的组织制度和执行细则。作为直播实施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团队资源和工作流程,主动拉通各个团队,积极协调上下游环节,保证直播课程质量,确保直播课程顺利实施。

集中备课环节汇集了我校优秀的教师团队,在课程分析讨论阶段,我采用头脑风暴,集思广益;在教案准备阶段,我采用思维导图,归纳总结;教案审核阶段,我采用当面沟通,快速闭环,提高效率。

(四) 建立与远端教师的沟通机制

直播课堂是一种单向的广播场景,在直播过程中缺少必要的反馈,直播教师无法与远端的接收对象进行实时互动。因此,需要建立互动机制,以根据接收对象的反馈调整和改进课程内容。

为了建立反馈机制,我采用了平台线上留言、电子邮箱、QQ、微信等工具,与远端接收教师保持互动和联系,及时调整授课的技巧和方法。

三、成效·价值

(一)教学效果

回顾近两个学期的直播历程,制定的目标已经阶段性达成,并持续推进。

直播课既是荣誉也是责任,以此充分调动了本班学生和家长的积极性,通过直播课,既完成了本班的常规教学任务,也促进大部分学生养成和巩固相对较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生活习惯。

通过远端接收对象的反馈得知,我们的直播示范课切实起到了积极的借鉴和参考作用,远端的教师结合自己班级的特点,灵活地借鉴我在直播课上运用的技巧和方法,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

(二)机制建设

经过长时间的打磨,直播课各个环节的工作流程日趋完善和流畅,标准化、流程化的团队合作,大大提高工作效率,逐渐体现出团队规模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