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物属性
  • 刊物名称:校园英语
  • 国内刊号:CN 13-1298/G4
  • 国际刊号:ISSN 1009-6426
  • 邮发代号: 18-116
  • 数据库收录:中国知网
  • 投稿邮箱:
      tougao@xiaoyuanyingyu.com
  • 作者:校园英语杂志社 字数:7789 点击:

      【摘要】近年来,产出导向法教学理论逐渐受到大学外语教师的重视。本文以产出导向法为理论依据,对大学英语读写教学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提升大学英语读写教学效果的策略,旨在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使其通过大学阶段的英语学习,能够使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形成良好的英语读写兴趣,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关键词】产出导向法;大学英语;读写结合;教学设计
      【作者简介】赵婷婷(1987.08.05-),女,汉族,山东泰安人 ,中国矿业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 大学英语教学、英美文学。
      【基金项目】本文系中国矿业大学教学研究一般项目“基于‘产出导向法’的大学英语读译写结合教学模式探究”(项目编号:2020YB54)。
      引言
      产出导向法是由“输出驱动假设”发展而来,是一种更具中国特色的教学理论,主要针对中高级外语学习者。在产出导向法视域下对当前大学英语教学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可以发现大学英语读写教学中尚存在学生学习兴趣不足、语言应用能力不佳等问题,需要教师科学设计教学活动,帮助学生高效参与英语读写训练,在学习过程中得到综合素养的提升。
      一、产出导向法的内涵分析
      通过对产出导向法进行深入研究,可以发现,这种教学理念强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重视产出过程在语言学习过程中的实际应用,对提升大学英语听说教学的有效性具有重要帮助。产出导向法倡导“学习中心说”“学用一体说”以及“全人教育说”。“学习中心说”强调教师既要引导学生参与学习过程,又要注重提升自身的引导作用,且教学活动的设计要服务于有效学习的开展,即在教学准备阶段,首先关注学生能够学习到哪些内容。“学用一体说”强调输入性学习和输出性练习,注重学与用的无缝结合,让学生能够及时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交流,用外语完成产出。“全人教育说”强调外语教学活动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还要使其得到思辨能力、文化品格、学习能力、交际能力等多方面的提升。产出导向法的教学流程涵盖驱动、促成以及评价三个阶段,在开展大学英语读写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产出导向法各个阶段的要求设计教学步骤,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为其提供所需学习材料,帮助其获取语言知识,并通过适当的评价提升其外语学习的产出。
      二、产出导向法视域下提升大学英语读写教学效果的策略
      1.根据专业设计读写目标。通过对大学英语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可知,很多英语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过分注重教材内容,以此为依据设计每一课的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积累词汇、短语和句式,并要求其根据教材完成相应写作练习。这种目标设计方式,“违背了”产出导向法中“学习中心说”的理念,且教材中的课文与写作练习与实际生活关联较小,学生很难在课堂中进行有效学习,无法形成运用英语思维接收信息并表达自己想法的意识。为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可以结合授课班级的专业设计教学目标,以培养学生的日常交际能力和专业素养为主要目标,在此基础上對教材进行二次开发,除讲解教材中有利于日常交际的语言知识点外,挖掘教材中与授课班级专业知识相关的课文进行深入讲解,在适当的情况下合理补充教材外的文章。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有效提升大学英语读写教学的效果,有利于在明确产出目标的基础上优化教学流程和教学内容的设计。
      2.采用读写结合教学形式。在传统的大学英语读写课堂中,教师更注重帮助学生积累语言知识,这种教学方法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其知识储备,但很难培养其思维品质、合作意识、交际能力等。教师可以通过深入研究产出导向法的内涵,采用读写结合的教学活动形式,帮助学生在丰富知识储备的同时提升综合素养,实现新知探究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目标。例如,教师可以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深入解读,并设计读后续写、文章缩写、记录读后感想等环节,要求每个小组上交一份作品。为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完成教师布置的读写任务,各小组需要合理分工,各个成员分别负责课文新词查找、写作思路汇总等工作,积极讨论文章内容,主动表达自己的想法。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可以通过自学课文完成“输入”的过程,通过归纳文章主要内容完成“产出”,还可以通过积极与同伴合作来提升交际能力,并优化学习效果,学习到更多自主探究的方法和策略。此外,教师还可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作文进行点评和讲解,指出其中的创新点和错误的表达方法等。在阅读同学作品的过程中,学生可以积累到更多写作经验,并强化认真完成每一次写作练习的意识。
      3.激发参与读写练习的兴趣。根据产出导向法,在设计驱动环节时,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在读写过程中意识到自己语言能力的不足,产生探索新知识的欲望,形成“饥饿状态”。这就要求教师做到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能够产生深入了解新文章的积极性。为实现这个目标,在开展读写教学前,教师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录制或下载微课视频与学生分享,让其根据微课视频完成对课文的预习。在视频中,可以引入具有交际性或专业性的情境,并请学生完成具有一定难度的读写任务,以此帮助其意识到自己知识储备的欠缺,使其产生深入探究的热情。同时,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课前导入环节,对其探究成果进行检查,帮助其找出自主探究过程中的不足之处,进而引导其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环节中,在教师的引导下,丰富知识储备,完善自主探究的成果。此外,在讲解文章前,教师可以以文章的形式分享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在此基础上讲解课文,学生可以根据教师的文章对课文进行解读,并根据自己的理解对教师的观点进行思考,以此强化其阅读效果和写作意识。
      4.丰富课堂内外读写资源。想要更好地帮助学生满足学习需求,教师需要积极引入课内外读写资源,以此帮助其获取更多输入平台和产出练习。一方面,在讲解课文时,教师可以分享更多与课文相关的英文阅读材料,如同主题的文章、作者的生平简介、文章的写作背景等,以此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的主题,并积累更多的语言知识。而在完成课文解读后,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分析,布置写作任务,并让学生在写作前讲解自己的想法,从而为其他学生提供写作思路。另一方面,教师还可以定期分享时事热点、各专业最新消息等英文文章,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并完成写作任务。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实现丰富课内外读写资源的目标,并帮助学生获取更多与生活和专业相关的知识,使其得到综合素养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