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校园英语 字数:8189 点击:
  摘 要:随着新课标的发布,“五育并举”的育人理念给初中英语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劳动教育成为英语教学的一个重点课题。随着时代的进步,国家对教育越来越重视,教学理念和方法也在不断创新。因此,在五育并举,劳育先行的教育理念下,通过英语教学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让学生掌握更加全面的生活技能成为初中英语教学的重要任务。初中是学生塑造三观的重要时期,而劳动价值观是学生三观塑造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对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因此,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要转变教学思维,紧抓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提升,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将劳育培养作为英语教学中的重点探索内容。
  关键词:劳育;新课改;初中英语;方法探究
  作者简介:高显毓,贵州省瓮安第四中学。
  透过英语课文挖掘劳动价值观,透过课题内容创建劳育实践,透过课程实践展示劳育成果,实现初中英语劳育的渗透。随着我国经济的繁荣发展,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国家对学生的培养要求也越加全面,而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紧跟时代发展,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将劳育渗透到初中英语教学中是非常切实可行的。笔者通过数据调查与分析,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针对初中英语教学中渗透劳育提出了一些具体看法,借此总结工作经验,勉励自己,同时也希望大家共同探讨,加强对劳育在英语教学中渗透的相关探索。
  一、劳育渗透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必要性
  (一)国家政策要求
  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明确提出 “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深化改革、新课标的不断推陈出新,青少年的培养逐渐着力在全面发展上。首先,在英语教育中渗透劳育是响应国家政策的要求,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做准备,为实现五育并举打基础。其次,重视劳育能够丰富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英语教学的效率。
  (二)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需要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对人才的需求量非常大,五育并举能够大幅度提升劳动力素质,以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五育并举是初中教育的基本要求,在英语教学实践中,不仅要以知识教学为重,还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尤其是劳育。英语是一门语言类课程,能够推动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而初中生可塑性强,在初中英语教育中渗透劳育能够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来讲,初中阶段正是学生思维认识以及三观建立的关键时期,融入劳育能够促进学生思维的成熟和正确三观的树立。
  (三)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综合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大部分学生在学习当中的自主性比较差,再加上学习上比较依赖教师,主观能动性也比较差。劳育有助于让学生认识到美好生活来之不易,能意识到未来的就业压力以及其他人的优秀,从而激励学生,促使学生提高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在英语教学中,教师适当地渗透劳育还能让学生认识到各国之间的文化差异,有助于拓展学生的视野。在英语教学中渗透劳育能够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二、初中英语教育中渗透劳育的难点
  (一)教师教学观念落后
  从近几年的课程要求和教育改革来看,教师需要不断对教学手段进行创新,优化课堂模式,让学生能够通过多样化、丰富化的课堂学习到更多的英语知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在现阶段英语课程的发展过程当中,教师在教学中主要面临着教育观念转变的问题,在英语教学中,大部分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按照领读单词、听写单词、讲解课文依次展开教学,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在当前的教学中,教师应越来越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等,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培养。受到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目前初中英语教学功利化明显,但这一现象在“双减”政策之后得到了较大改善,尤其是大部分家长也认识到了学校教育的重要性,将学生学习的重点放在学校教育上,从而也对教师教学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师仅仅依靠原有的传统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新时代的教育要求,因此要与时俱进,在时代发展的背景下引入网络资源,在教学结构和教学模式上进一步创新,比如采取群文阅读、分层教学、词块学习等方法。英语教学的范围仅仅局限在教材中是远远不够的,还要进一步开展跨文化教育,让学生了解更多的文化背景,认识到文化的多元性,帮助学生快速理解一些外来词汇以及难懂的报道类文章。教学观念落后不仅体现在教学模式上,还体现在教学内容的单一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并不重视劳育,而将主要精力集中在知识教学上,对劳育投入过少,导致劳育在英语教学中的渗透举步维艰。
  (二)缺乏个性化教育
  在当前的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普遍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模式,缺乏对学生的个性化分析,缺少因材施教,大部分教师对学生的个人能力、个人爱好以及学习水平视而不见。但是初中是学生学习英语的初级阶段,对未来的英语学习有着重要的奠基作用,因此,“一刀切”的教学模式并不利于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就目前的初中英语教学结构来说,大部分都是大班教学模式,虽然在教育改革过程当中尝试过分组式教学、合作探究式教学,但在此过程当中仍然是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而“帮扶小组”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但仍然达不到个性化教育的要求,学生在英语学习上差距依然较大,容易出现两极分化的情况。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这一问题,不断寻找新的教学方法,将网络资源与分层教学有效结合,进一步优化教学模式。个性化教学模式的应用也有助于教师在英语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潜能,鼓励学生发挥特长,尤其是在实践性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劳动素质。
  (三)教学模式缺乏多样性
  从新课标的要求来看,教学模式要有针对性、普遍性和合理性,要对英语教材进行正确的解读和实践应用。在目前的教学结构中,教师处于主体地位,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过少,尤其是英语教学,应该鼓励学生敢于表达,敢于提问。但就目前的教学模式来看,学生在课堂上仍然比較被动,虽然大部分初中英语课堂已经开始使用互联网资源,但其使用范围较小,缺乏变通,网络资源取材领域受限,大部分资源都来自教材自带的资源,缺乏校本课程、地域特色、学生个性的考量。而且教师在教学模式的转变上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难以充分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导致课堂教学枯燥乏味,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充分体现,对英语学习重要性的认识也不足。教学模式的单一导致劳育在英语教学中的融入较难,因此就当前的教学模式来看,教师需要做出更进一步的结构优化,整合利用互联网资源,以应对更加高效率的教学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