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黎雪婷 字数:4341 点击:

【摘要】家校共育是新时期提升教学有效性的一个重要方式,是加强学校与家庭沟通的一个主要方式,对素质教学目标实现有重要作用。现阶段家校共育教学实践活动开展过程中,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凝聚到一起,是教育教学发展中关注的重点问题。学校作为家校合作的组织者与参与者,在进行协同育人时,要保证统放有度,要能够通过合作方式的创新,不断提升家校共育有效性。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家校共育实践活动开展方式进行研究。

【关键词】家校共育;统放有度;教育方式

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是属于一个教学体系,但同时也具备单独存在的特点。传统学校教育中,更注重知识的传授,家庭教育中,会将关注点放在学生成绩提升、学生生活需求满足等,这就导致学校和家庭处于两个独立教学单位中,这对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很不利。随着新教学要求的深化,家校共育受到关注逐渐增多,学校要想在家校共育中,转变以往家校合作方式,就需要注重教育中心点,通过收放有度的方式,创新合作方式,提升合作价值。

一、家校共育实践活动开展的意义

(一)对教育教学有效性提升有重要意义

教育教学质量越高,代表教学有效性越高,对学生学习与素质提升越有利。反之,教育教学质量低,表明学生学习能力提升情况不是很好,这对学生学习与发展来讲会产生一些无形的限制。以往教学中,人们一直将关注点放在学校教育上,学校承担的巨大压力与责任,可是实际上,教育与培养人才,并不是学校一方面的责任,家庭也有一定责任,家庭教育环境、方式以及观念等,都会对教学质量提升产生影响。所以,在新时期教学中,要想实现教学目标,就要将对教学质量有影响的因素都加入到教学中,而家庭教育就是其中之一。如果学校在教学中,可以注重家校合作,通过家校共育对学生进行全面教育,对教学有效性提升定会产生积极作用。

(二)可以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环境对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有一定影响,如果学生家长为学生构建的是书香文明之家,那么学生长期在这一生活与学习环境影响下,其也会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素质也会不断提升。但是反之,如果学生家长为学生构建的是一个乌烟瘴气的环境,学生在环境影响下,成长也会有所不同。而家校共育活动开展过程中,学校与家长是合作关系,其有着共同的育人目标,对学生教育都承担着一定责任,所以在实践活动开展中,家长一定会积极配合学校寻找对学生有利的因素,这对学生成长环境优化有很重要的作用。所以,家校共育活动开展,可以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与成长环境。

二、家校共育的实践方式

家校共育过程中,虽然学校占据主导地位,但是学校和家庭是相互合作的关系,所以家校合作公寓实践活动开展过程中,一定要做到统放有度,协同教育。一方面,要给予家长一定的自主选择权,这样家长才会主动思考一些教育问题,主动参与到教育活动中。另一方面,学校要注重权利的收缩,要根据家庭教育实际情况给予家庭权利,要对家庭教育进行科学指导,这样才会让家校共育活动质量不断提升。

(一)统放有度,持续激励共育热情

家校共育实践活动得开展,是强化教学效果,提升教学有效性一个重要方式。在家校共育中,双方要想进行有效合作,就需要有一个支撑点,这个支撑点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家长代表。他们作为中间人,会从学生学习与成长角度出发考虑问题,是学校与家庭合作过程中相互沟通的纽带。为保证纽带作用发挥到极致,双方都应该给纽带一定全力,但是这个潜力要保证统放有度,这样才可以持续激励共育热情。

例如,教师作为教学活动主要参与者,其主要责任就是教育学生,教好学生。教师作为学校和家庭之间的纽带,学校和家庭要给教师一定自主教育全力,这样教师才会有更多机会发挥自己的育人价值,同时为了更好的提升自身教学效果,在家校合作共育过程中,其也会更加积极、认真与努力做好调和工作。

(二)角色转型,合作构建协同课程

家校共育实践活动开展过程中,需要学校与家庭主动参与,这样合作才会变得高效。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有虽有相似之处,但也有很多不同。为此,在家校共育实践活动开展中,双方可以通过角色转型的方式,合作构建育人活动,促进相关活动质量不断提升。

例如,在具体实践活动开展中,学校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可以主动邀请家长的参与,通过共同协商的方式,创新教学计划、模式与方式等。家长切实参与到学校教育与管理中,参与到学校为学生举办的各项活动中,才会对学校教育有一个全面认知。而学校也可以同家长商议,主动加入到学生家庭教育中,在遇到问题时,可以通过主动帮助家长解答的方式,提升家庭教育科学性与有效性。这样彼此参与到实际教学中,彼此还保留着一些决定权,对家校合作质量提升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