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校园英语杂志社 字数:7958 点击:

  【摘要】著名的语言学家克拉申提出了情感过滤假说理论,认为学生的焦虑感、学习动机、自信心对二语习得具有重要影响。大学生的英语学习也不可避免的受到情感因素的影响。根据情感过滤假说理论,若要提升大学英语教学效率,就应当增强大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动机。本文首先分析了情感过滤假说的理论基础,又进一步阐述了影响大学生英语课堂学习效率的情感因素,即自信心、学习动机、焦虑和性格。在此基础上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降低学生的焦虑感、加强学习策略指导探究了情感过滤假说理论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关键词】情感过滤假说 大学英语 课堂教学
  近年来,大学英语教学不断改革,高校英语的教学效果也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在传统英语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兴趣较低,缺乏参与积极性,学习效果可想而知。这主要是因为大学英语学习不仅受到语言知识与技能的影响,还受到情感因素的制约。著名语言学家克拉申提出的情感过滤假说理论指出,英语学习的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情感因素的影响,主张在英语教学中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合理运用情感过滤假说理论,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提升教学效率。
  一、 情感过滤假说的理论基础
  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Burt与Dulay就曾提出情感过滤的概念,所谓的情感过滤主要是指一种内在的处理系统,在潜意识中依靠“情感”因素,阻碍学生的语言吸收。到了八十年代中期,著名语言学家克拉申深入观察第二语言的认知过程,并在此基础上整理出一套第二语言习得模型,主要包含五个假说,情感过滤假说就是其中之一,它认为“情感过滤”对学生的输入量和吸收情况具有重要影响,在语言输入过程中具有重要的过滤作用,对语言的习得具有加速或阻碍的作用。情感过滤假说中的情感因素主要是指焦虑程度、学习动机和自信心。当学生的自信心较强,学习动机良好,焦虑感适中时,情感过滤的作用就会被弱化,此时情感因素对语言学习其促进作用。与之相反,若情感过滤较强,就会导致学生的语言学习遭到阻碍。可见,在情感过滤假说理论下,语言学习的效果不仅仅取决于基础知识的掌握,还受到自信心、焦虑感和学习动机的影响。
  二、影响大学生英语课堂学习效率的情感因素
  1.焦虑。语言焦虑主要是指学生在运用语言、学习语言过程中产生的自我怀疑、害怕、紧张和不安等情绪,是影响大学生英语学习的重要情感因素。英语学习方面的焦虑主要包括状态焦虑、特定情境焦虑和特质焦虑。而依据焦虑对学习的影响,又可以氛围退缩性焦虑与促进性焦虑。即是指在英语学习中,焦虑程度较高的学生时常逃避学习任务,而焦虑程度较低的学生则选择迎接学习任务和挑战。可见,适度的焦虑对大学英语课堂学习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过度焦虑则会适得其反。调查显示,当前许多大学生存在中等程度的英语学习焦虑。其中主要包括交际畏惧、负评价恐惧和英语课堂焦虑,交际畏惧尤为显著。当大学生运用英语交流时最容易产生交流感。而颇受关注的考试焦虑则属于情境型焦虑,对英语学习影响较小。
  2.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影响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因素。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动机对其学习效果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若大学生缺乏学习动力或明确的学习动机,就会导致英语学习效果较差,若学生学习动机明确,就会在英语学习中逐渐找到乐趣,进而提升英语学习效率。调查显示,当前许多大学生缺乏学习动力,学习动机不明确,许多大学生只是将英语学习视为考取等级证书的途径,甚至认为英语学习是一种负担,对英语学习产生畏惧或厌学情绪,在英语学习中存在惰性,学习积极性较差。不愿主动地学习和积累语法、语音和词汇等知识,学习效率自然难以提高。所以,学生的学习动机在高校英语课堂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
  3.自信心。就广义层面来看,自信就是一种积极性,在自我评价方面持积极态度。而从狭义方面来看,自信则是和积极因素相关的事情。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越有自信心,就会越相信自己的学习能力,学习效率也会随之提升。而若大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缺乏信心,就会认为自身不具备学习英语的素质或能力,进而产生沮丧、灰心等情绪,学习效果也会受到消极影响。当前,部分大学生英语学习基础较差,认为自己缺乏语言天赋,很难完成课堂英语学习任务,在课堂学习和日常交流中不敢开口进行英语表达,且学习积极性较低。
  4.性格。心理学将人的性格划分为内倾、外倾两类,从行为方式上将人的气质划分为粘液质、胆汁质、抑郁质和多血质等类型。其中抑郁质、粘液质属于内倾性,多血质、胆汁质则属于外倾性。性格差异对大学生外语学习效率具有直接影响。外倾性性格的大学生喜欢交际、生性活跃,他们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學中积极参与,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学习热情较高。内倾性性格的学生在大学英语课堂上则甚少发言,但善于思考和探究。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制定针对性教学计划,以提升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效率。
  三、 情感过滤假说理论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1.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近代教育科学家赫尔巴特在其著作《教育学讲座提纲》中明确提出“兴趣是主动性,学习需要多方面的主动性。”教师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应当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营造愉悦的课堂氛围,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当发现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的潜力时,应当及时给予鼓励,促使学生及时发现自身的优势条件,并加以发挥和强化,增强英语学习的动机。若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就应当增强学习内容的趣味性、学习手段的多样化、学习形式的新颖性。为此,大学英语教师应当构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英语教学体系。心理学将动机视为一种激发人们采取行动的强烈愿望,是将外部诱因与内部动因有机结合在一起的心理状态。心理学家认为,只有具有学习动机,每个人都能够学好一门语言。学生的学习动机是提升大学英语教学效率的根本,是激发大学生学习激情的主要力量,对高校英语教学质量具有重要影响。有的大学生在英语课堂学习中具有强烈的学习动机,但却缺乏耐心,往往急于求成,,希望在短时间内掌握英语学习技能,这就导致他们容易产生紧张感和压力,进而抑制大脑皮层的兴奋状态。那些缺乏学习动机的学生则在英语学习中存在懒惰和消极的心理状态,导致英语学习的内部驱动力不足,这同样不利于提升大学生的英语学习效率。所以,教师应当在英语课堂教学中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例如,情景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合作探究教学法等,以此来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