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校园英语杂志社 字数:7692 点击:
  【摘要】本文介绍了概念迁移假说,基于假说中“语言影响思维”和“语言社会化推动认知发展”这两个重点,提出显性指导和隐性学习相结合的写作教学模式,并设计了详细步骤,包括英汉规则和概念对比、互动交际和输入与输出相结合。该模式旨在逐渐培养中国大学生的概念差异意识和英语思维方式,进而提升他们的英语写作水平。
  【关键词】概念迁移假说;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模式构建
  【作者简介】曾文星 (1995-),女,四川冕宁人,宁夏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郭鸿雁 (1963-),女,宁夏银川人,宁夏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英语教学法、应用语言学。
  一、引言
  语言迁移一直是外语学习领域的热点话题,相关研究经历了对比分析时期和错误分析时期,逐渐过渡到概念迁移时期。国内相关研究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对该假说的引介和发展,比如二语概念迁移理论框架的提出;另一类是基于该假说的二语教学探索,包括对中国英语学习者概念迁移表征的讨论和英语教学模式构建两方面。目前学者们基于概念迁移假说构建的英语教学模式较宽泛,仅在大方向上指导英语教学,尚未细化到写作教学。本文在该假说视域下构建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模式,以期从概念迁移的视角出发,更好地指导写作教学。
  二、概念迁移假说
  20世纪90年代末,Javis & Pavlenko基于语言相对论和社会文化理论提出了概念迁移假说,即“A语言影响一个人的认知,这种认知可能反向影响他对B语言的使用”。语言相对论由Humboldt提出,又名沃尔夫假说,包含强势说(语言决定思维)和弱势说(语言影响思维),概念迁移假说以弱势说为基准。Vygotsky提出的社会文化理论包含中介说(认知以语言为中介)和内化说(认知在社会互动中发展)。基于此,概念迁移假说认为,若长期在二语文化中进行社会性互动,学习者能逐渐内化二语特有的概念结构。概念迁移假说包含两方面内容:首先,讲不同语言的人有不同的思维模式,一种语言蕴含的概念结构容易迁移到另一种语言的学习中。其次,人们若长期在二语环境中进行社会互动,则能逐渐调整概念结构,构建二语认知模式。由此可见,要发展二语概念结构,既应该克制母语概念结构对二语使用的干扰,又应该使学习者在社会互动中逐步加固二语概念结构,然而传统的外语写作教学常常忽略概念差異,将写作与社会互动割裂开来。本研究拟构建的写作教学模式将聚焦概念差异和社会互动。
  三、概念迁移假说视域下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模式构建
  为了弱化中文概念结构对英语学习的干扰,决定采用显性指导;为了发挥二语社会化的作用,决定推行隐性学习。二者合力促进写作能力的发展。接下来对这两个层面进行详细阐释。
  1. 显性指导。根据概念迁移假说,语言错误源于两种语言中概念结构的差异,当学习者默认两种语言中同一事物的概念相同而实则不同时,容易导致二语错误,因此明确母语二语概念差异对优化写作表达有重要意义,可以采用显性指导唤醒中国大学生的概念差异意识,促使概念重构。概念迁移强调两种语言概念结构的差异性,为了凸显这种差异性,设计了三个步骤:错误分类、语言对比和概念对比。直接对比英汉概念对于学习者来说较抽象,往往需要涉及相应的语言规则分析,而究竟选择哪些语言规则为重点对比对象,则是通过对语际错误归类得出。三个步骤层层递进。
  第一步,对学习者写作语料中的语际错误进行分类。语际错误是母语和二语的差异性导致的错误,凸显有强大干扰作用的母语规则,对其进行归类整理能更好地指导下一步的语言规则教学。第二步,针对写作中的词汇、语法、语篇三个层面,对英汉语言规则进行对比,重点关注第一步中错误指向的规则,让学习者认识到英汉语言规则的差异,逐渐习得英语规则,同时为概念对比作铺垫。第三步,对比英汉词汇、语法、语篇概念,促使学习者调整母语概念结构以适应二语学习。
  接下来举例论述。词汇方面,首先,发现“Students are easy to get excited” 中easy的误用,归类为形容词错误;其次,对比英汉形容词用法,让学习者意识到英语形容词的用法与位置相关,easy不能放在表语位置表students的性质;最后,对比英汉“形容词”概念的差异,突出英语形容词位置与功能的关系。语法方面,写作中流水句这类语际错误属于句式结构错误,下一步教学应该对比英汉句式规则,让学生意识到英语中连接词和断句的重要性,逐渐掌握各种句式结构。基于英汉句式规则的差异,教师引导学习者对比英汉“句子”概念的界定,即中文中“句子”意义由字词含义叠加而成,注重意合,而英文中“句子”意义建立在形合之上,句子要符合语法才有意义。语篇方面,写作常见错误是衔接散漫,体现出学习者的衔接意识不足,下一步对比英汉语篇的衔接方式,最后引入英汉语篇概念的差异,即英文语篇重线性逻辑,中文语篇注重宏观叙事。通过以上三方面的对比,学习者逐渐调整大脑中的概念结构,以英语为中介实现概念化,这有利于培养概念差异意识和英语思维模式。
  此外,概念迁移假说认为,“概念化”伴随着人脑中既有概念的激活,是思维模式构建的过程。本模式中的显性指导旨在促进二语“概念化”,因此应该尽量激活既有概念。显性归纳教学能促使学习者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积极地获取记忆中的材料,大脑中原有的知识和概念处于活跃状态,有利于“概念化”。教师可以在学习者能力范围内引导他们归纳英语规则和概念,促进认知建构。因此,显性指导应将归纳和演绎相结合,既集中于语言规则和概念,又保持认知活跃,促使学习者主动调整概念结构。
  2. 隐性学习。概念迁移假说强调二语社会化对二语概念结构发展的作用。在使用二语进行社会交际的过程中,学习者无意识地调整二语概念结构,逐步发展二语认知模式,这种认知模式又会指导二语的听、说、读、写。因此,要提升学习者的写作水平,应提供社会交际机会以促进二语概念结构的发展。中国大学生很少有机会接触真实的英语环境,因此需要教师进行精心的写作课堂设计,让学习者能在类语言社会化的隐性学习中,逐渐养成英语思维习惯。本模式中的隐性学习包括两个部分:互动交际和大量输入+大量输出。概念迁移假说认为,概念结构是在社会交互中逐渐形成的,社会交互包括人与人的交互和人与社会的交互。“互动交际”和“大量输入+大量输出”分别针对这两方面的社会交互,努力创造类目标语环境,促进二语社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