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anji@xiaoyuanyingyu.com
作者:香江水
【摘要】蒙古国留学生是比较特殊的学生群体,他们在中国课堂学习英语存在比较特殊的语言环境,中国是非英语国家,如何激发留学生在非英语国家学习英语的兴趣,鼓励他们在课堂上积极参与,从而构建高效的英语课堂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蒙古国留学生;高效英语课堂;策略研究
【作者简介】香江水(1975.12-),女,汉族,内蒙古包头人,包头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本科,研究方向:英语教学法,跨文化研究。
【基金项目】本文系内蒙古自治区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外语教育专项课题成果;包头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教科研项目:ELF跨文化视域下蒙古国留学生英语课程的开发与建设研究(BTZY201935)成果。
一、引言
中国和沿线国家的交往日趋频繁密切,当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接受留学生规模增长幅度最大的国家之一”。我院近两年招收了两届蒙古国留学生,根据双方院校达成的协议,蒙古国留学生在中国学习一年的英语基础课。英语对于蒙古国留学生来说是第二外语,而中国也是非英语国家。学生接触的并非说英语的本族人,周边是强大的汉语言环境,显然蒙古留学生在中国学习英语显然是不占优势的,再加上宏观方面由于学校缺乏有效的留学生管理制度和完善的基础课教学体制等,由此导致英语课堂效率低下。曾有学者提出:高效的课堂是指兼顾知识传授、智慧培养、情感交流的教学过程. 高效课堂要求教师能够发挥积极的建设性作用,构建高效的教学模式,增强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那么就蒙古国留学生而言,当前更应侧重高效课堂的哪些因素呢?本文结合我院蒙古国留学生的实际情况,探讨了有针对性和可行的策略,期待在教学实践中有所帮助。
二、留学生英语课堂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留学生出勤率不高,自律性差。留学生在中国留学第一年主要设置了相关的汉语课程,还有体育课和英语课,课程安排相对来说比较宽松。因为学校正在完善留学生的管理机制,,这些学生在前半学期为通过汉语等级考试会来准时上课,这种学习是有动力的,但等到汉语考试结束,学生们往往失去了目标感,隔三岔五旷各门课,有时一整天不踏入教室半步。英语课不是考试课,又没有其他过级考试的压力,因此很多学生上课来去自由,沒有很强的时间观念,经常迟到。选择上课全凭借自己的意愿或兴趣,在这样的情形之下,自律的学生少之又少。
2.蒙古国留学生的民族特点可能会使课堂呈现不活跃的氛围。蒙古国留学生沿袭西方国家小班上课的方式,学生在课堂上坐姿比较随意,有时会在课堂上未经老师的许可漫步到其他同学那里借文具或探讨问题,甚至有吃零食的现象。但他们在课堂上不太愿意发表个人见解,不愿和老师交流探讨,相对比较内敛安静。他们不愿凸显个人,愿意在集体中共同表达自己,比如:让他们公众演讲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即使所表达的内容很充分。上述特点使得蒙古国留学生在英语课上不愿开口去表达,他们更愿意听或读英语。
3.师生互动有语音障碍。英语在全世界不同国家受本地语言影响会形成口音,蒙古国近几年刚刚兴起了学英语的热潮,他们的英语发音虽然是美式英语,但仍然受到本民族语和俄语的影响,有浓重的口音。单词发音的差异导致学生在和老师沟通时互相听不懂对方,存在交流障碍进而影响课堂效率。
三、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1.完善留学生管理制度。最近教育部已表示将进一步推动来华留学生与中国学生的管理和服务趋同化。敦促高校应当在入学和日常教育中对来华留学生进行中国法律法规、校规校纪和安全教育。所谓“入乡随俗”,学校在留学生入学之初应明确中国课堂的纪律规范,让学生明白“既来之,则安之”,落实奖惩制度,考试制度。对课堂严重违纪的同学,加大惩治力度,使其不能轻易违反课堂纪律;对全勤者和课堂表现突出者给予相应奖励。进而形成有效的课堂竞争机制,提高留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
2.完善考核制度,细化和量化百分制。出勤和课堂各占5%。课堂包括课上不能拿手机,统一放到规定的地方。学生完成老师布置的教学化务,参于课堂活动。 每周进行一次测试,包括听力分占10%,写作占10%,每月小组英文歌曲展示得分占15%。每周上课进行一次上进行1至2人的daily report,让学生就感兴趣的新闻或个人事件等向全班汇报,这项得分占10%,每月1次阶段测验占20%。同时学生要完成每周一次的作业,包括课堂笔记和课后作业。每1个月统计1次作业成绩(占10%)。教师每月公布评分情况,表扬有进步的学生。总之,考核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习时有目标感和成就感。
3.创造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形式,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在“互联网+”的环境下教师可充分利用多种微视频资源来丰富充实课堂活动,但选取的资源应符合留学生英语水平,难度适宜且兼具时代感、文化性和教育性。
四、结语
综上所述,蒙古国留学生高效课堂的构建应注重学生所在国家的国情文化特征和当前的现状及出现的问题因地制宜,有的放矢。同时将学生的学习贯穿于学生动手练习,完成感兴趣的活动,教师跟进考核中进行,才能增强学生的目标感和主体意识,同时避免传统的“一言堂”的灌输模式和单一的课堂活动形式。这样环环相扣,才能提高课堂效率,构建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方凤霞.留学生的跨文化教育问题及其管理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12):154-155.
相关推荐
[张丽娟] 浅谈四环节高效课堂模式在地理教学中的实践
[陶兰] 浅谈构建高中英语高效课堂的策略
[周晓辉] 语素对留学生词义理解的影响
[余婉芳] 短期来华留学生项目潜力开发的实践与探讨
[胡亚玲] 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促进国企高效发展
[臧兰娟] 浅谈如何建立高效的中职数学课堂
[祝黎黎 毛静] 高效语文课堂的抓手:问题设计探究
[潘立菲] 培养“小老师”,打造高效信息技术课堂
[柳琼芳] 读写结合,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罗成华] “双减”背景下构建高效小学语文课堂的路径探析
[周顺园] 小学语文高年级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探究
[王彩虹] 新课改背景下构建初中生物高效课堂的有效途径
[王雪霖] 助力“双减”政策,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
[陈小琼] 以信息技术为依托 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胡宇芳] 高中政治高效课堂导学案编写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