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校园英语杂志社 字数:6022 点击:

作者:汪萍
  【摘要】无生模拟课堂是模拟课堂情景下的一种教学活动,活动中教學对于许多问题都需要自问自答,在课堂各个阶段都需要阐明重点、难点,站在某种程度上其开展难度比有生教学的难度要大很多,,在无生模拟课堂中需结合教师教育、教学基本功底来开展环节评价。基于此,在课堂教学中要求教师将自身所具有的教学技能充分发挥出来,对自己所备的教学思路理清的同时进行清楚的表达,然后按照学生的普遍认知发展特点,将自己的教学思路讲清楚,并留意课程可能出现的结果与说课方式,确保评课人能够清晰、完整的认识无生课堂过程。
  【关键词】中学英语;无生模拟课堂;实践分析
  【作者简介】汪萍,湖北省荆州市公安县埠河中学。
  按照新课改要求,在课堂教学中需要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侧重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要求学生进行更好的互动与交流。中学英语教学质量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关系到能否提高学生的英语技能,基于此教师需充分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加课堂交流频率,从而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关于如何开展中学英语无生模拟课堂,现总结一些实践经验,仅供大家进行参考与点评。
  一、充分体现新课程理念
  在开展中学英语无生模拟课堂时需将新课程标准的相关教育教学理念充分体现出来,可采用多媒体课件开展教学,也可以适当地使用教具,结合多种课堂模式,如小组合作学习、探究活动等,以此可充分确认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调动起来,对新课程理念标准进行认真落实。与此同时,学生作为课堂主体,教师在开展模拟课堂时需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并结合英语的学科性质与教学特点,虚拟的指导学生认真做好听说读写训练,学生通过认真书写、大声朗读、仔细阅读、开口说话等促进其自身英语水平的不断提高。同时,在说课过程中教师需引导小组同学说出自己的期望值、开展探究活动的意义、多媒体课件的应用等,但是时间不能过长,多控制在15-20分钟之间。
  二、重视教学设计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对于中学英语无生模拟课堂来说设计教学方案的过程便是一个磨刀的过程,为此教师需认真做好准备工作。教师在具体设计时应该与无生模拟课堂的教学要求紧密联系,确保设计合理、恰当,教学方案具有清晰的调理、重点突出、难点突破。为此,教师在开展教学设计时需对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充分了解,如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等,对学生的学习现状进行全面了解,确定需要辅导的重点,忽略不讲或略讲的知识点,然后结合学生具体情况实现对教学环节的合理设计。教师在设计教学课堂时,需认真的设计课堂导入;然后对基本教学课件等进行审计,便于科学的规划课堂知识的学习方向;最后需预测课堂中可能出现的一些情况,制定科学简明的解决方法,做好总结工作,密切留意课堂完整性,不能因为某个环节的时间占用而草率的处理其他环节。
  三、重视扬长避短
  对于每位中学英语教师而言,在教学过程中都具有一定的长处、短处,为充分发挥自己的说课水平,就需要真正做到扬长避短,积极的展示与发挥自己最为擅长的一面,吸引听课者的注意,如此才是一场较为成功的说课。如:在实际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需侧重于调动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在说课中教师需充分展现这一难点,能够充分吸引听课者的注意力,并投入其中。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对教学重难点要善于提取,表达时真正做到言简意赅,在无生上课时有节奏的开展教学,确保教学步骤清晰、明确,然后有激情的导入,授课时采用舒缓的语言,在给学生布置任务时采用简洁明了的语言,保确保学生能够进行有效理解,让听课者明确具体讲到哪个步骤,能够跟随课堂方案开展教学,从而会得出较高的评分。
  除此之外,教师在无生课堂教学模拟过程中声音一定要洪亮,确保教室的每个角落都能够听清楚;侧重于基本功的展示,即实践能力;没有反馈,需事前对反馈进行假设;准备充分的说课材料。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中学英语课堂的传统教学模式以“填鸭式”“灌输式”为主,学生往往处于被动地位,再加上单一、乏味的课堂形式,很难调动对于学习的主动性。在无生、有生英语课堂教学中,只要能够对新课程标准中学英语的教学理念进行认真领会,全面掌握教材,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再加上现代化教学辅助工具与方式,在认真思考、勇于创造创新、潜心学习当中能够极大的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最大限度地保证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郭杰龙.提高学困生课堂参与度,构建初中英语高效课堂[J].学周刊,2019(26):85.
  [2]刘慧.英语师范生课堂教学资源使用情况调查——基于英语师范生教学实习课堂语料的研究[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6(04):71-75.
  [3]王秀利.高职生课堂教学互动模式探讨——以高职英语教学为例[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5,18(04):149-151.
  [4]陈丽虹.英语师范生模拟教学中课堂提问的分析[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13,29(02):7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