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校园英语杂志社 字数:7329 点击:

  【摘要】思维品质作为核心素养的重要部分,越来越得到关注,高考新题型读后续写将阅读与写作充分地结合在一起,,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教师巧妙利用读后续写,让学生对文章进行深入理解,随后展开想象,在创造性和逻辑性的基础上进行续写,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以互动协调模式教学理念为支撑,分析了读后续写与思维品质间的关系,针对读后续写教学实践中学生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策略,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并促使其形成高阶思维。
  【关键词】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思维品质
  当前我国素质教育理念持续推进并不断深入,学科素养应运而生,高中英语也提出了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思维品质和文化意识四大核心素养,思维品质作为核心素养的重要部分,在教学中越来越受到教师的重视。读后续写这个新题型融合了阅读和写作,能充分调动学生思维,巧妙设计读后续写课,有助于培养学生思维品质,初步形成高阶思维,并为学生英语学科素养进一步提升打好思维基础。但是该题型对不少学生来说是一大难题,本文中笔者将探究如何利用英语读后續写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让思维走向高阶。
  一、“读后续写”何以结缘“高阶思维”
  1.理论背景。认知心理学的互动协同模式认为,发生在一个层次的协同会引发其他层次的协同,语言结构的协同能够引发情境模式的协同;反之,情境模式的协同也能促进语言结构的协同。该模式用于二语习得领域,互动兼顾理解与产出,交互协同强劲,拉平效应显著,学习效率高;互动协同模式是一种新教学理念,教学参与者之间不仅要合作,更要协同,通过互动、协同,让教学活动更高效,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合作的积极作用,在互动的过程中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互动的过程中还能实现思维的交流和碰撞,打开正确的思维模式。如果把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强化正确语言输入,则可以增强互动,提高协同效应,显著提高读写的学习效率。读后续写是结合阅读和写作的新题型,在读后续写过程中,文本与学习者引发协同,产出与理解互动,促使续作与读物协同,产生拉平效应。协同包括语言协同和内容协同,也就是说续写的故事语言层面借鉴或使用与原文相近或相同的语言,同时与原文保持内容上的协同,注重与原故事保持连贯。
  2.读后续写与高阶思维。“新高考”改革以来,越来越多的新题型出现在了我们的视野之中,读后续写作为新题型隆重登场。读后续写这一新题型“新”在将阅读与写作紧密结合,既重视输入,又强调输出,体现了高考英语科“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的核心功能。该题型是一项综合性学习活动,包括阅读、分析创造和语言输出,读后续写综合考查学生英语阅读与写作能力,能激发学生思维。它是读的延续,也写的发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调动学生对英语文化知识的思考,特别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思维品质。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将思维品质列为英语学科四大核心素养之一,思维的逻辑性、批判性和创造性得到强调,逻辑思维在理解和分析语言中发挥重要作用,批判性思维是评判语言意义所必需的思维技能,创造性思维是综合运用语言过程中的创造性表达。归纳、分类、比较、假设、推理、检验、判断等都属于高阶思维能力,是发生在较高认知水平层次上的心智活动。低阶思维主要关注事物较浅层面的基本信息和其变化,而高阶思维则更侧重于关注事物更深层面的内涵和引申涵义,读后续写的过程就是分析理解、评价创造、解答的过程,而这些也是高阶思维能力。思维能力可以经过培训与训练到达高阶水平,而这些能力都可以通过学生在读后续写课堂上的学习和活动得到提升。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运用探究、发现、合作、研究性学习等方式来学习,让学生在英语情境中逐步形成较高认知层次上的语言创造能力。
  二、以读后续写促进思维品质提升的教学实践
  笔者所在学校属于薄弱校,学生语言能力欠缺,英语基础不扎实,如何引导学生写好读后续写,由低阶思维发展到高阶思维是教师们着力解决的难题。本文研究对象为笔者所在学校部分学生,选取日常教学中一篇读后续写为例,探究如何利用读后续写过程中学生存在的问题,通过解决这些问题促进学生思维走向高阶。
  阅读文本是记叙文,主题切合学生的学习生活,也有一定趣味性,虽涉及音乐方面的知识,但语言难度适中,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让学生不至于续写不出来。故事中人物简单,仅仅涉及“我”和Mrs Palin两个人物,从故事的起因(Mrs Palin布置考试任务)到矛盾冲突的焦点(“我”如何紧张考试完),情节线索明显、上下文连贯性强,让学生续写时不容易偏离主题。下面笔者将重点选取学生在续写时出现的问题,探究如何巧用这些问题促进高阶思维形成。
  1.解决“读不懂”的问题,促进发散思维。尽管该阅读文本基本符合学生认知水平,但学生基础薄弱,依然有不少学生未能读懂所提供的材料内容,比如有许多不认识的单词,有的学生甚至无法提炼出文章内容所表达的思想,给出段落开头也不能理解字面意思,续写更无从谈起。由于读不懂文章内容,学生无法深度挖掘文章内涵,捕捉不到细节信息,体会不出人物的思想感情,无法克服语言和逻辑障碍,进而思维能力也得不到提高。
  针对该问题,笔者在梳理故事脉络时,尝试使用多模态的设计,包括语言模态、听觉模态、视觉模态、 手势语模态及空间模态。比如在导入部分设计听觉模态,播放一段维也纳音乐大厅指挥演奏的一分钟视频,以增强学习趣味性、激发学习动机,同时引导学生直观感受指挥的动作情态,使学生感受到阅读文本的主要氛围,加深对音乐背景的认识与理解,有利于续写出精彩的故事。同时音乐熏陶也是教师有意识地对学生文化思维的培养,从视觉听觉上强化学生对文化内容的思考,接下来的阅读中,学生若遇到不懂的单词,可能会联想视频中所见的动作猜测词义,有利于抓住故事发展情节,打开思维大门,让思维开始发散。笔者利用图片和文字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文本。这种图形设计并不是把文字与图片简单拼凑,而是具有文字和图片双重特征,从视觉上让学生对故事发展线索一目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