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校园英语杂志社 字数:7786 点击:

  摘 要:意象是古典诗词的灵魂。在古典诗词英译中,意象的缺失不仅难以保留原诗的形式美和意蕴,还极易造成文化内涵的缺失,让目的语读者难以了解中国古典文化的精粹,从而不利于我国文化走向世界。本文从概念转喻视角解读意象的生成机制,探讨古诗英译中的意象再现策略,以便为中国古典文化的对外传播提供新视角。
  关键词:概念转喻;诗词意象;意象再现;英译策略
  作者简介:尹宝莲(1980.07-),女,江西赣州人,重庆工程学院通识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语言学、英语教学。
  古典诗词是我国文化艺术瑰宝,以其凝练的语言、鲜活的意象和平仄变化的格律展现了独特的诗歌魅力。意象则是古典诗词的灵魂,在中国古典诗歌发展的数千年历史中,诗人们创造出了无限丰富的意象。所谓意象,即寓“意”之“象”,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的一种艺术形象,诗人们借以寄托其主观情思。意象形成的认知机制是什么?在将中诗英译过程中,应如何处理意象的翻译?如何实现意象的再现,让英语读者获得同等审美体验?本文拟以“凭阑”“折柳”为例,从概念转喻视角解读意象的生成机制,并尝试探讨诗歌英译中的意象再现翻译策略。
  一、概念转喻
  认知语言学家认为转喻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方式。Lakoff和Jonhson认为转喻是一种认知过程,主要具有一种指代功能,即允许我们用一种实体来代替另外一种实体(如部分代替整体)。同时,转喻具有理解功能,能允许我们通过一事物与其他事物的关系来对该事物进行概念化。 Lakoff认为转喻映射是建立理想化认知模型(ICM)的四种建构原则之一。转喻的本质是在同一概念域内用突显的、易感知的、易辨认的部分代表整体或整体的其他部分,或用具有完型感知的整体代替部分的认知过程。 Ronald Langacker认为转喻从根本上讲是一种参照点现象,更准确地讲,通常使用转喻表达的实体作为参照点为所需的目标实体提供心理通道。Radden和Kovecses在理想化认知模型基础上,提出七种转喻ICM模型,即事物-部分之间的转喻、范围转喻、构成转喻、事件转喻、范畴-成员之间的转喻、范畴-特性之间的转喻和缩减转喻。
  总的来讲,转喻属于认知和理解范畴。基于概念转喻分析古典诗词的意象及其英译策略,,可以为中国古典文化的对外传播提供新视角。
  二、古典诗词意象解读和英译中概念转喻应用的必要性
  基于概念转喻解读古典诗词意象和探讨英译策略,主要有两方面的必要。
  第一是体验古典诗词之美的必要。转喻是人类的认知机制,也是诗人诗歌创作的认知模式。诗人在创作时,往往基于自身的认知体验,利用突显的部分来替代整体或整体的其他部分,或者完整的整体代替部分,从而塑造出各种意象,以实现认知的经济原则,即用最简洁的语言传达更丰富的内涵意义,体现了诗歌语言形式的凝练之美,情感表达的含蓄之美,追求“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境界。于读者而言,意象就是转喻认知中的认知参照点,借以突显的、熟悉的和具体的事物为其理解不太突显或抽象的事物(诗人之情感)搭建了心理桥梁,引起读者无限的想象和感悟,从而与诗人达到共情。例如在欧阳修的《蝶恋花》中:“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从概念转喻角度分析,“泪眼”构成整体和部分之间的转喻,即以突显的身体部分代替人,而“乱红”构成范畴-特性之间的转喻,即以花的代表性特征(颜色)代指花。花儿作为认知参照点,会构建心理通道,激活读者对人之美好青春的目标概念理解。寥寥数语,一幅独守春闺的悲伤女子泪问飞花的视觉形象跃然纸上,引人遐想。在泪光莹莹之中,花如人,人如花,最后花、人莫辨,情景交融,意境尤为深远。
  第二是文化理解的必要性。中国文化与英语国家文化有着显著差异,与其他文化,比如阿拉伯文化、印第安文化等也有显著区别。需要注意的是,文化理解和认同方式存在差异,因此在文化理解的过程中,外国读者需要找到合适的切入角度。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不仅要关注语言形式的传达,更应激活外国读者类似的认知体验,获得同样的审美感受。比如在颜色文化的理解中,在有些文化中白色代表纯洁,是纯洁美好的色彩,但在我国文化中却代表着死亡。如果在古典诗词解读的过程中,外国读者不明白中国的文化寓意,则会产生理解错误。从概念转喻的认知机制思考翻译策略,让译入语读者获得同样的认知反应,则对中国文化的解读和认知会更加深刻。
  三、诗词意象的概念转喻分析
  基于概念转喻分析意象的生成机制,对古诗英译中的意象再现具有现实意义。
  (一)“凭阑”“折柳”意象的概念转喻分析
  “凭阑”是古典诗词中的经典意象,尤其是在唐宋诗词中,“凭阑”运用非常广泛。从意象理解来看,凭,就是依凭、倚靠;阑,即“栏”,指栏杆。所谓“凭阑”(或“凭栏”“依阑/栏”),实际上是指靠着栏杆的一个动作,或者说一段时间的动作。在我国的建筑里,栏杆是被广泛运用的一个方式。研究中国建筑会发现大至宫殿园林,小至旗亭驿馆,甚至走廊池塘,都会有“栏杆”这个物件。栏杆随处可见,在情动之时,很容易找到的倚靠自然就是栏杆了,所以诗词中有大量“凭阑”的出现。
  在古典诗词中,为什么会出现“凭阑”这个意象,需要明确“凭阑”能做什么这个概念。从环境入手分析,栏杆一般建在建筑物相对开阔的地方,视野比较宽广,所以“凭阑”后,能够眺望远方的景色以抒发“凭阑”人的内心情感。故而,根据我们的认知体验,凭阑应是“凭阑人凭阑望景抒情”一系列事件之一。“凭阑”意象构成事件转喻ICM模型,即借用突显的某子事件转指整个事件。在整个事件的概念域中,“凭阑”作为一个动作,连结的是凭阑人与眼前景,是人与景的融合点,显然在认知中具有突显性。以此为认知参照点,会给读者构建心理通道,让读者从凭阑人的视角由景入情,激发想象,感受其内心深层的情感。凭阑人虽未言意,而意尽在“凭阑”之中。同为凭阑,却因不同人而产生不同凭阑意。如种地之人“憑阑”,其想到的是气象和自己庄稼,而离别之人“凭阑”,其想到的是自己思念着的远方人。如果是怀才不遇之人“凭阑”,其所想到的往往是自己的遥远或是不远的将来与前程。失败之人“凭阑”,其看到的是渺茫,抒发的是哀叹。而成功之人凭栏,其看到的是天高云淡,抒发的是志得意满。凭阑的转喻ICM满足审美的双重需要,其诗性表达即启动无限的可能性,又不构成感知上的认知重荷,凭阑也因此成为古典诗词中饱含意蕴的经典意象之一。

202208012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