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郭凯慧 字数:12532 点击:

主题:春之精神共情

春之文化共鸣教材链接——高中语文必修下《祝福》选修《北京的春节》

一、春节的起源与意义

拥有五千年灿烂文明的中国以其极大的包容性为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呈现着丰富多彩而又极具生命力的传统文化。作为传统文化一部分内容的春节文化,是我国历史文明的缩影,蕴含着最丰富、最年轻的因素,凝聚着民族精神、民族血脉和民族的真善美。刘魁立先生说:“春节,犹如高悬在民族天幕上的明灯,以其独特的光芒辉映着当代中国的社会生活。”任何的文化、文明都是人类社会创造的产物,因此,这一章将从春节的源头出发,探寻春节的丰富内容及历史演变,并进一步探究教育尤其是语文教育对传承中国传统春节文化的重要意义。

春节有不同的划分方式,狭义的春节是指旧历新年的第一天,也就是正月初一这一天。而广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八节”开始,持续到正月十五“元宵节”。这一个多月中包含着丰富的节庆活动——腊八节、腊月二十三祭灶节、除夕、初一拜年、初五“破五”、初七“人胜日”、正月十五元宵节。

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以传统的农耕文明为基础的国家。天文历法的制定是为了适应农耕的需要,在此基础之上,“年”的周期才确立起来。许慎的《说文解字》中记载:“年,谷熟也。”春秋时期《谷梁传·宣公十六年》记载:“五谷大熟,为大有年。”而追溯到甲骨文和金文的“年”字,其造字本义就是谷物成熟的样子。可见,“年”与农业生产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为了不耽误农时,人们根据谷物从播种到收获的时间来划分“年”的周期。在这个周期中有众多的庆祝活动,而这一系列的活动都与春节的起源有着一定的联系。

二、春节习俗的文本表达

教材是学生学习的重点内容之一,依托教材,语文教师应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其中选入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有关节日民俗的内容,应提升其在今后的高考中的占比。所以教师应以教材为载体,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有效渗透。本研究选取了教材中出现的民俗——春节进行分析。

春节自产生之初就蕴含人们新的希望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天地神灵的敬畏。 在以春节文化为背景的选文中,作家的创作来源于生活,他们在创作的过程中就会根据文本的需要有意识的运用这些文化元素,来达到某种目的。其中最典型的是鲁迅的《祝福》,“福礼”是鲁镇新年的一种重要的祭祀方式,而祥林嫂的不幸命运就在鲁四老爷不让她参加“福礼”的过程中逐渐走向谷底,并最终死在鲁镇“祝福”的前夜。(这是作者笔下鲁镇的祝福情景)

第二天我起得很迟,午饭之后,出去看了几个本家和朋友;第三天也照样。他们也都没有什么大改变,单是老了些;家中却一律忙,都在准备着“祝福”。这是鲁镇年终的大典,致敬尽礼,迎接福神,拜求来年一年中的好运气的。杀鸡,宰鹅,买猪肉,用心细细的洗,女人的臂膊都在水里浸得通红,有的还带着绞丝银镯子。煮熟之后,横七竖八的插些筷子在这类东西上,可就称为“福礼”了,五更天陈列起来,并且点上香烛,恭请福神们来享用,拜的却只限于男人,拜完自然仍然是放爆竹。年年如此,家家如此,——只要买得起福礼和爆竹之类的——今年自然也如此。

通过文字,我们不难发现鲁镇最重要的年终祭祀活动就是准备“祝福”,也就是古书中常说的“牺牲”,即“杀鸡,宰鹅,买猪肉……煮熟之后,横七竖八的插些筷子在这类东西上。”这就是鲁镇“祝福”用的“福礼”。这“祝福”的祭祀活动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是为祥林嫂的悲剧做出了铺垫。(祥林嫂的死与是否有资格祝福直接相关)

冬至的祭祖时节,她做得更出力,看四婶装好祭品,和阿牛将桌子抬到堂屋中央,她便坦然的去拿酒杯和筷子。

“你放着罢,祥林嫂!”四婶慌忙大声说。

她像是受了炮烙似的缩手,脸色同时变作灰黑,也不再去取烛台,只是失神的站着。直到四叔上香的时候,教她走开,她才走开。这一回她的变化非常大,第二天,不但眼睛窈陷下去,连精神也更不济了。而且很胆怯,不独怕暗夜,怕黑影,即使看见人,虽是自己的主人,也总惴惴的,有如在白天出穴游行的小鼠,否则呆坐着,直是一个木偶人。不半年,头发也花白起来了,记性尤其坏,甚而至于常常忘却了去掏米。

“祥林嫂怎么这样了?倒不如那时不留她。”四婶有时当面就这样说,似乎是警告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