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物属性
  • 刊物名称:校园英语
  • 国内刊号:CN 13-1298/G4
  • 国际刊号:ISSN 1009-6426
  • 邮发代号: 18-116
  • 数据库收录:中国知网
  • 投稿邮箱:
      bianji@xiaoyuanyingyu.com
  • 作者:校园英语杂志社 字数:6074 点击:

    作者:陈中云
      【摘要】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无论听说读写都离不开语篇与衔接。本文将对英汉语篇衔接手段的对比进行简要梳理,然后谈谈其对英语教学产生的启发意义。
      【关键词】英汉;衔接手段;英语教学
      【作者简介】陈中云(1966.08-),女,汉族,河南南阳人,河南省经济管理学校,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教学。
      一、引言
      1.衔接是语篇研究的核心概念之一。对这一语言的广泛关注是由Halliday & Hasan 系统提出衔接理论引发的。由于该理论在中国的影响很大,加之对语篇特性的强大解释力,因而颇受国内对比语篇研究者的青睐。根据这一理论,衔接手段可分为五类:照应、替代、省略、连接词语和词汇衔接。国内有不少学者对两种不同语言中这五类(或其中的几类)衔接手段进行过对比研究。尽管他们所比较的角度不同,但都揭示了汉语重“意合”、英语重“形合”这一事实。本文将对英汉语篇衔接手段的对比进行简要梳理,然后谈谈其对英语教学产生的启发。
      二、语篇与衔接的关系
      任何话语,不管长度如何,也不管是口头的还是书面的,只要构成一个完整的整体,即为“语篇”(text或discourse)。衔接手段主要包括照应、替代、省略等五类,其作用是把上下文联系起来,帮助实现语篇的连贯。从语篇的衔接手段来看,英汉两种语言存在诸多差异。
      三、英汉语篇衔接手段的对比
      虽然汉英语篇衔接手段都可粗略分为以上五种,但在具体运用上二者却各有特点。
      1.人称代词指称(Personal Pronoun)其中英汉人称代词照应差异是明显的,英语中的主语一般是不能省的,而汉语中的人称代词照应是可以省略的。英:They sailed well and the old man soaked his hand in the saltwater and tried to keep his head clear. 汉:他们行驶得很顺利,老人把双手浸在盐水里,并竭力保持头脑清醒。
      2.替代(Substitution)英语常常使用替代,有名词性替代、动词性替代等,汉语却常常使用重复。英: This book is a good one. 汉:这本书是本好书。英:He doesn’t like English.——Neither do I. 汉:他不喜欢英语。——我也不喜欢。
      3.省略(Ellipsis) 省略和替代都是避免重复的常用手段,两者通常互相替代使用,分为动词性省略、名词性省略等。英语中一般不能省略主语,动词可以使用替代,而汉语主语部分可以省略,动词省略情况较少,更倾向于对动词的重复。英:Who cleaned the room? ——John did it. 汉:谁打扫的房间?——约翰打扫的。英:When I got home last night, I found that my watch had been lost. 汉:昨晚到家时我才发现我的手表丢了。
      四、对英语教学的一些启示
      1.学生在听说读写方面,尤其在英语写作方面难免犯一些母语负迁移错误。我们在教学中不难发现学生在作文中出现的语篇衔接错误,对此,一方面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进行听说读写活动,不要害怕出错误就对学生的错误严加训斥,致使学生既不敢说也不敢写, 学习策略上采取回避,阻碍了学生语言的习得。另一方面,也不能听之任之,任其发展,而应该对学生的错误进行分类、比较,找出错误的原因并做出解释,强调英语语言注重形合而汉语则注重意合,使学生针对错误加以纠正能够正确使用英语语篇的衔接手段。
      2.提倡英汉语篇对比教学,提高学生的语篇意识。篇章语言学的发展给英语能力特别是英语写作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即使是基础阶段的写作也要求学生能正确运用语篇连贯的各种衔接手段,如:省略、照应、替代等,使上下文连贯,结构紧凑。教师在平时讲解课文、分析阅读理解、操练英语写作时,要重视语篇的分析,可以从形式上的衔接入手,强调衔接是语篇的有形网络,英语的衔接通过照应、替代等形式手段来发挥重要的纽带作用,体现了英语形合的特点;而汉语多用重复、省略等衔接手段,体现了汉语重意合的特点。通过对比不但可以更清楚地理解两种语言的差异而且可以促进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3.扩展英汉对比分析教学的范围,突出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得体性。 目前外语的交际教学法和听说法搞得红红火火,教学模式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学生的口语水平大大提高了,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对此,胡壮麟认为,英语教学在听说训练方面超过读写,大部分学生流利性提高了,,但运用语言的准确性却下降了。要解决这两对矛盾最好从英汉的对比分析入手,让学生真正从认知上而不是感性上掌握英汉语言的差异,从而促进英语交际能力的提高。
      五、结语
      从英汉语篇衔接手段对比的角度看英汉语篇的差异,可以进一步了解两种语言的衔接特点,从而得到一些对于英语教学的启示。作为教育工作者,在钻研教材、教法、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针对性地从英汉衔接手段的对比入手,有目的地运用语篇理论指导我们的教学实践,同时还应不断探究英漢对比的新领域。
      参考文献:
      [1]陈大亮.基础阶段英语写作常见错误分析及对教学的建议[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1).
      [2]陈淑萍.英汉衔接手段的比较与翻译[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 2003(2).
      [3]廖美珍.目的原则与语篇连贯分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