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物属性
  • 刊物名称:校园英语
  • 国内刊号:CN 13-1298/G4
  • 国际刊号:ISSN 1009-6426
  • 邮发代号: 18-116
  • 数据库收录:中国知网
  • 投稿邮箱:
      bianji@xiaoyuanyingyu.com
  • 作者:校园英语杂志社 字数:6282 点击:

      【摘要】在英汉翻译中,为了准确传达原文的信息内容并实现功能对等,避免片面追求形式上的对应所带来的翻译腔,词性转换法成为翻译实践中一项必备的翻译技巧,它利用表面上语序结构等形式的改变来达到内容或信息的一致。基于My Kingdom for A Horse翻译实践,探究词性转换在英汉翻译中的具体运用,结合实例总结一般性技巧,希望对英汉翻译工作者在提高译文质量方面有一定帮助。
      【关键词】词性转换;My Kingdom for A Horse;翻译技巧
      【作者简介】刘艺(1996-),女,汉族,河北邢台人,河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笔译;(通讯作者)张尚莲(1971-),女,河北阳原人,河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研究方向:英语发展史、英汉翻译。
      翻译是把一种语言转换成另一种语言的过程,这表明翻译本身就是一种信息的转换,译者在进行转换时需要严格遵循翻译的标准。奈达先生要求“从语义到文体再现源语的信息”严复倡导“信、达、雅”三原则,二者的最大共同点就是都要求忠实地准确传达译文和源语的信息。而由于英汉两种互译语言不论是在基本语言结构、语法,还是在人们的表达习惯上都有许多差异,导致英汉互译很难真正做到完全地忠实源文,并不是所有的词都能在目的语中找到与其词性相同且词义对等的对应词,所以在一些情况下,只有通过改变源语的基本词性才能使翻译更有效且忠实地传达出源文的信息,这就产生了翻译中词性的转换。叶子南先生曾提出 “在实际翻译中将动词转换成名词,将名词转换为介词这类灵活的方法往往可救译者于危难”,因此深入研究词类转换的原则及策略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基于翻译实践举例探讨词性转换的一般性使用场合及规则,并加以总结,以期提高译文质量。
      一、翻译材料简介
      本文译例均选自My Kingdom for A Horse的翻译实践。该书是一本人文社科类读物,为英国历史学家、作家Ed West所著。这本书主要讲述了英国玫瑰战争时期的历史,作者以独特的叙事手法,从百年战争末期讲起,将玫瑰战争的各个阶段娓娓道来,中间穿插英国当时的社会背景及主要人物的介绍。
      二、五种词性转换的总结
      在My Kingdom for A Horse的翻译实践中,主要的词性转换有五类,分别为英语的名词、形容词、副词转换为汉语的动词,以及英语的动词和形容词转换为汉语的名词。下面就从这五类分别举例并加以分析。
      1. 名词转化为汉语动词。在现代英语中,名词的使用频率较高,范围较广。根据张韵斐(1987:92)的研究和统计,名词数量占整个现代英语词汇的73.6%,形容词占17%,而动词仅占8.6%。由此可见,英语中名词的使用频率远高于动词。按照英语语法,一个句子中只能有一个动词,而汉语则不同,动词的使用频率高,一个句子中可以包含多个动词,这使得英语中的一些名词在翻译时需转化为汉语的动词。
      在英文中,一些动词加上后缀-or或-er构成的名词,如reader、elector、competitor等,一般用以表示某种身份或职业,但在翻译成汉语时,往往隐含有动作行为的意义,这类名词常会转换为汉语动词,更符合汉语的语言规范和表达习惯。
      原文:Since the English had held him prisoner for twenty-one years, he certainly had time on his hands.
      译文:英格兰人把他囚禁了21年,显然他有相当充裕的时间来翻译诗歌。
      分析:这句话的背景是15世纪中期,英格兰引进了一些法国艺术家,奥尔良的查尔斯就是其中一个。原文中的“prisoner”虽为名词,意为“囚犯、犯人”,它是由动词“prison”演化而来,动词意为“囚禁、关押”。在此处若译为“让他做囚犯”显得有些生硬,不若将词性转化为动词,选择 “囚禁”之意,句子更加流畅。
      2. 形容词转化为汉语动词。英语中某些形容词是由动词转化而来的,如sleepy,在英译汉时根据语境和汉语习惯可转化为汉语动词。
      原文:However, the conflict escalated so much that when Parliament met at Leicester in 1426, it became known as the Parliament of Bats, as everyone turned up armed.
      譯文:然而,冲突不断升级,1426年议会在莱斯特开幕时,参会的议员们都带着棍棒来武装自己,因此这次会议也被称为“棍棒议会”。
      分析:这句话的背景是博福特和汉弗莱公爵之间的冲突不断升级,“armed”作为形容词,意为“武装的、携带武器的”,它是由动词“arm”转化而来,动词意为“武装起来,,持有装备”。根据上文“棍棒议会”补译出“带着棍棒”后,将其转化为动词,取动词“武装”之意,则使句子更通顺流畅。
      3. 副词转化为汉语动词。在英语中,某些副词有实意,在句子中充当表语或宾语补足语,而与其搭配的只是一个意义比较宽泛的动词,如use、make等,该动作的具体意义由副词的意义来决定时,通常直接将副词转化为汉语动词。
      原文:Neither when they lived together did he use his wife unseemly, but with all honesty and chastity.
      译文:他们在一起的时候,他也没有侮辱妻子,而是以自己的诚实和忠诚待她。
      分析:这句话的上文是讲述亨利国王对待婚姻十分忠诚。副词“unseemly”意为“不得体地、不适宜地”,与其搭配的动词“use”词意较为宽泛,此处也并不能将“use”译为“使用”,所以将副词转化为汉语的动词,依旧取其副词的词意,变通后译为“侮辱”,避免了翻译腔,更符合汉语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