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韩琪 字数:5198 点击:

【摘要】随着教学改革工作的持续推进,提出基于“四位一体”学校体育目标下,高校构建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模式,充分满足新时代党与国家对体育人才的需求,对“以体育人”的期待。基于此,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对课内外一体化模式的构建问题展开分析,提出构建此教学模式的实施策略,以期为落实“四位一体”提供参考。

【关键词】四位一体;高校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模式;构建对策

引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学校在开展体育教学工作时,要辅助学生感受到体育运动的乐趣,增强学生身体素质,健全学生的人格,锤炼学生的个人意志,此讲话精神便是“四位一体”目标的内涵。“四位一体”对高校体育教育工作做出了重要的指导性作用,基于此,提出构建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向实现“四位一体”目标逐步靠拢,充分发挥体育学科的教育价值,助力当代大学生的成长、发展。

一、学校体育“四位一体”目标和课内外一体化模式的内涵概述

(一)学校体育“四位一体”目标的内涵

在开展体育教育工作时,发挥体育学科教育价值,促使学生能够以体育学科教学课堂为载体,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这是当前时期,我国高校应当坚持落实的教育目标[1]。“四位一体”目标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当代大学生的期待,也侧面反映了新形势背景下,我国社会对人才所提出的新标准、新需求。在开展教育活动时,学校既要关注学生个体兴趣、技能、体质的培育和提高问题,更应当关注学生意志品质以及人格的健全问题。以体育教学课堂为载体,促使高校体育学科教育工作可以发挥其实际价值,为我国社会的发展,培育出更多优秀、可靠的接班人。

在“四位一体”目标当中,四个目标既存在着相互关联的关系,又保持着层层递进的状态。其一,“四位一体”目标强调,高校所实施的体育学科教学工作,应当促使学生感受到体育运动的趣味性,感受不同体育项目蕴含的独特魅力,激发学生自觉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其二,“四位一体”目标强调将课内、课外结合在一起,促使学生的体育行为由课内逐步发展到课外,让体育运动成为学生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从根源着手,解决部分大学生体育运动意识薄弱、体质健康素质水平较低的问题。其三,高校需要为学生提供开放、灵动的空间,供学生接受体育学科理论知识,发展体育技能,感悟体育精神,并自觉地将所获得的知识、经验,内化至学生的内心当中,外化于学生的常规行为,由此充分展现高校体育学科的育人职能。

(二)高校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模式的内涵

基于“四位一体”目标下,提出以构建课内外一体化模式,加速高校体育教育工作的改革,满足当代大学生的学习、发展需求[2]。课内外一体化模式主要以“立德树人”为核心,通过将课内教学和课外体育运动整合在一起,促使课内外进行有效联动、有机结合,保持课内、课外的贯通性,促使实践和理论呈现统一状态;将现代信息技术代入至体育学科教育工作中,加速体育学科教学改革的进程;将体育竞赛和体育精神融合在一起,促使学生掌握体育技能,接受体育精神的熏陶。以上述内容为核心构建课内外一体化模式,进而实现培养“四位一体”人才的目标,为当代大学生的成长、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保障。

二、“四位一体”学校体育目标下高校体育构建课内外一体化模式的重要性

(一)利于落实渗透立德树人理念的教育目标

随着教育改革工作的持续推进,在实施教学工作的过程中,高校方面应当精准把握教学改革方向,切实响应现有教育政策的指导要求,为我国社会培育更多优质人才。内外一体化模式,既能以体育学科教学课堂为载体,辅助学生掌握体育理论知识,形成体育运动技能,还可以通过课外开辟体育运动空间,供学生感悟体育精神,感受以体育运动为主题的“立德树人”氛围。在课外体育活动中,以开设体育竞赛的形式,也可以达到培育学生体育意识、规则意识的效果,促使德育教育元素可以全程贯彻于教学工作中,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3]。

(二)利于发展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

在开展体育教学工作时,以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渗透教学内容,执行教学活动,可以为素质教育的实施、落实,提供宝贵的促进作用。相比于传统教学模式,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充分整合了课内、课外的时间,使学生可以更深层次地接触体育知识、走进体育运动的领域,避免学生再出现以往的学习情况,如,对体育运动缺乏正确认知,体育运动积极性不高等。在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当中,也充分展现了体育运动的灵活性、开放性和趣味性,能够更好地调动起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体育行为、体育观念,以体育运动激发学生奋勇拼搏的精神,辅助学生形成规则意识,最终获得良好的体育品德,为其学科核心素养的可持续发展,也可以做出促进作用。一方面,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可以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积极的影响作用;另一方面,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为我国教育领域内,素质教育的落实和推进,将起到不容忽视的辅助价值。

(三)利于培育大学生获得健康的身心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