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admin 字数:4841 点击:

摘 要:结合教学实践,就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应重视网络素养教育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网络素养;教育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信息意识和健康负责的信息技术使用习惯。在教学中要实现这个目标,就应该重视对学生的网络素养养成教育。加强对学生网络素养的教育涉及学校、家长、社会等诸多方面,本文仅从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网络素养教育进行分析。 
  一、教师是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实施网络素养教育的首要因素 
  1.提高教师的网络素养是教学中实施有效教育的前提条件 
  教师作为教育者首先要转变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自觉养成正确使用网络,遵守网络道德的行为准则。教师在提高自身网络素养的同时还应了解所教班级的真实情况,包括学生家庭情况、学生使用网络情况、学生对信息技术的认识及价值观念等,才能够有针对性地对小学生实施网络素养教育,做到有的放矢。 
  2.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是学生自愿接受教育的基础 
  《学记》中提到的“亲其师而信其道”,也就是说只有师生关系和谐,学生才愿意亲近老师、信任老师、愿意接受老师的教育。因此,只有用真诚的态度与学生共同探讨所学习的内容,以朋友的身份与学生探讨网络使用中出现的问题,才会使学生从心里愿意接受,从而得到改变。而制度性、强迫性的要求或命令,有时会适得其反。 
  二、课堂是对学生实施网络素养教育的主阵地 
  1.通过信息技术教学提升学生的网络素养 
  以河南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为例,如,教学“理解信息与信息技术”这块内容时,利用“烽火戏诸侯”和“狼来了”的故事,让学生认识到错误信息的危害,引导学生提高甄别网络信息的能力,规范自己的网络行为;在学习《畅通无限的网上交流》一课时,引导学生登录优秀的儿童网站、论坛,并通这些网站和论坛了解不良言论的危害,消除小学生上网之初的盲目性。 
  2.通过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提升学生的网络素养 
  对学生而言,学习信息技术的目的是提高利用信息技术学习和解决各类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如,学习小学语文《威尼斯的小艇》时,要求学生搜索威尼斯水上城市形成的历史文化信息以及它在欧洲曾经拥有的历史地位和影响,了解威尼斯小艇装饰、颜色等方面历史演变的过程,通过这些材料为学生学习课文打下基础。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使学生的学习更具目的性和针对性。 
  三、实践活动课是教学中对学生实施网络素养教育的有益补充 
  1.通过兴趣小组提升学生的网络素养 
  组建兴趣小组不能以教师自己的喜好确定活动内容,而是在充分了解所教班级的学生情况后,针对学生的兴趣合理选择活动的内容。在组建兴趣小组时,先征求学生的意见,然后确定学习的内容。在本次组建兴趣小组时,有两名经常出入网吧的学生并没有报名,针对这种情况,我在与他们谈心后聘请他们作为我的小助手来辅导其他同学。在第二年参加全省网页制作比赛时,18名学生1人获省一等奖,17人获省二等奖,我聘请的这两名小助手一个学期后不但不再去网吧,在家里每周上网的时间、上网的内容都会主动告诉家长并自愿接受家长的监督。 
  2.结合节假日、纪念日开展系列活动,提升学生的网络素养 
  在实践活动课中对学生实施网络素养教育离不开学校的支持,因此,结合学校开展的“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充分利学校现有资源,对学生进行学模范、学英雄事迹、争当美德少年和爱国主义教育。学雷锋活动月开展“向雷锋学习网上寄语”活动;国庆节期间开展“向国旗敬礼网上签名”活动;利用《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宣传日开展了“绿色上网 拒绝网吧”辩论赛活动等,把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延伸到信息技术教学中来。 
  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对学生的网络素养教育,不能局限于说教,而是利用有效的方式和载体让学生在参与中受到教育,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信息处理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