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校园英语杂志社 字数:8779 点击:

作者:汤树兰
  【摘要】高校转型意味着人才培养目标重在应用,应用本身就是要使学生具备输出能力。优化课程结构从而达到输出的目的,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根源,从输出的源头筹划高校大学英语教学,改变以往中国学生的语言习得的理念,从而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从课程结构的优化这个源头出发,以听促说,以读促写。
  【关键词】转型期;语言输出;大学英语课程结构
  【作者简介】汤树兰(1976-),云南凤庆人,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英美文学,英语教学,二语习得,以及语用学等。
  全国地方高校都走上了转型发展的康庄大道,各高校审时度势,在人才培养模式,科学研究等方面都开启了改革,改革最终落实到课程的革新。大学英语作为公共基础课,面对学校转型发展的大背景该何去何从,就成了广大英语教师和学校领导层思考的紧迫问题。面临转型发展的形势,高校人才培养目标使得大学英语教学改革面临着新的更高要求,即着重于应用,应用也即是输出。而要做到输出,就必须优化输入,而优化输入就应该从优化课程结构着手。所以,高校大学英语改革就必须从课程结构优化入手。
  一、转型发展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转型发展意味着人才培养集中以应用输出为目标。大学英语改革也应该以此为方向,落实在课程改革上,从源头输入着手改革,即优化课程结构,从而达到高校人才培养输出的目标。何高大,任杨(2013)认为:实现大学英语课程的战略转型是大学英语课程创新发展和可继续发展的迫切要求,是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发展的必然逻辑决定的。在国家社会转型下,大学英语课程转型必须重新认识大学英语的课程价值和要求。课程转型,即课程转型与教学改革创新紧密结合人才培养目标和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强调以培养学生英语运用能力,强调遵循语言教与学的规律,强调课程内容与教学实践的创新;强调教与学模式的创新;强调课程规划与课程协同发展的创新。苏俊安(2015)认为:大学英语是高校开设的一门必修基础课,是大学人文教育和通识教育的重要内容,面对地方高校转型的大背景,应该冷静思考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坚守英语语言人文理念,培养大学生基本外语素养仍是首要目标。王守仁教授在2013 年4 月和7 月举办全国高校大学英语教学发展学术研讨会上提出:大学英语教学要“以输出为驱动,以输入为基础,以质量为核心”。“优化输入,重视输出,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文秋芳教授提出:“运用输出驱动理念,促进课程教学创新”。
  二、语言输入假说与语言输出理论
  Krashen提出的语言输入假说(InPutHypothesis)是一个在第二语言习得研究领域具有较大影响的理论。Krashen认为,一个人的语言能力主要是通过习得途径而获得的。即在自然语言环境下,通过大量地接触略高于自己现有水平的可理解性语言输入(Comprehensive input),学习者可以自然而然的习得语言。在他看来,课堂里所教授的第二语言,最好甚至唯一的办法就是给学生提供大量可理解性语言输入。只有当学生接触到足够的可理解性语言输入,即略高于他现有的语言水平的第二语言输入,而他又能把注意力集中于对意义或信息的理解而不是对形式的理解时,就可以产生语言习得。1985年,Swain第一次就Krashen输入假说中关于可理解性语言输出的作用“语言输出只是语言习得的结果而不是原因”提出了质疑。Swain认为虽然可理解性输入在语言习得过程中至关重要,但它并不是充要条件,仅有语言输入并不能保证学习者语法表达的准确性。如果学习者想要提高语言的流畅性和准确性,他们不仅仅需要可理解性输入,也需要可理解性输出(Comprehensive output)。她进而指出产出语言是语言习得过程的重要环节。自此,Swain提出了她的输出假说,并描述了语言输出的主要作用。Swain指出, 虽然可理解的语言输人在语言习得中具有重要作用, 但学习者除了尽可能多地接受可理解的输入外,还必须通过有意义的语言输出才能达到对目的语运用的准确性和流利性。输出在语言习得中具有重要作用:输出能迫使学习者注意表达意义的语言形式; 输出能推动学习者提高和扩展语法知识。只有当学习者受到推动时, 语言输出才有助于他们的语言习得。
  三、以听促说,以读促写
  大学英语课程结构优化以高校转型发展为基点,配合人才培养目标,提高大学英语输入的质量,达到语言输出的目标。将落脚点放在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上,实现教学实施的优化。强调英语语言的输出与人文工具性,解决这些关键问题:第一,通过课程结构的优化实现大学英语教学的输入优化;第二,通过大学英语教学的输入优化实现大学英语的人文工具性;第三,通过大学英语的输入优化实现英语语言的有效输出;第四,通过考核评价手段管控大学英语教学的输入。
  课程优化围绕两个方面进行。首先,针对口语课耗时、低效的现状,改变一直以来要么大学英语口语课、听力课、读写课三课平行,相互独立的平行式课程结构,要么合并成一课说与写名存实亡。结合大学英语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目标,从听与说、读与写相互依存、相互配合的科学性出发,通过听与说的整合,读与写的整合,形成听说课和读写课两门课程,从而实现课程结构的优化。其次,在教学过程中,突出听说结合,以听促说;读写结合,以读促写,加大自主学习的任务安排、任务落实和监控力度,通过课上与课下的讲授、训练和自主学习,将落脚点放在学生语言输出能力的提高上,实现教学实施的优化。
  在实施过程中要着重于对过程的研究,具体为:第一,方案研究与制定及教学实施指导性文件的制定;第二,应对优化课程结构中教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能力提升的培训研究;第三,外教参与教学的教学内容、效果和测评保障措施的研究与制定;第四,分层教学的内容与形式研究;第五,以读促写和读与写整合配套研究;第六,大学英语教与学考核评估研究。
  四、结语
  以“听”带“说”,听、说并举的教学模式,真正体现输入与输出相结合的教学理念,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从源头上改善“哑巴英语”现状。通过以“读”促“写”,努力实现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王守仁教授提出的“优化输入,重视输出,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目标。实现英语的人文与工具并举的目标。通过评估考核手段,实现监控过程和人才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Krashen,5.The Input Hypothesis[M].London:Longman,1985.
  [2]Swain,M.Three Functions of Output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M].InG.Cook & B.Seidlhofer(Eds),Principles and Practice in Applied linguistics.oxford, Englan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5.
  [3]蔡基剛.关于大学英语课程设置与教学目标——兼考香港高校大学英语课程设置[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1(7):609-617.
  [4]何高大,任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转型与实践[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9):145-149.
  [5]苏俊安.地方高校转型背景的大学英语教学冷思考[J].语文学刊, 2015(2):126-127.
  [6]束定芳.外语课堂教学中的问题与若干研究课题[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4(5):446-455.
  [7]王守仁.坚持科学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观[J].外语界,2013(6):9-13.
  [8]文秋芳.大学英语面临的挑战和对策:课程论视觉[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2(3):283-292.
  [9]杨立.大学英语教学优化输入,以多种形式重视输出[J].科教文汇,2013(11):7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