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物属性
  • 刊物名称:校园英语
  • 国内刊号:CN 13-1298/G4
  • 国际刊号:ISSN 1009-6426
  • 邮发代号: 18-116
  • 数据库收录:中国知网
  • 投稿邮箱:
      bianji@xiaoyuanyingyu.com
  • 作者:校园英语杂志社 字数:9120 点击:

      【摘要】高等学校的英语教育肩负着高等教育的新职责。因此,将思想政治教育体系融入高校英语跨文化交际课程是非常必要的,对于新一代祖国接班人正确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培养以及强烈爱国情怀的养成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思政教育;跨文化;英语交际课程
      【作者简介】王卓(1981-),男,哈尔滨金融学院商务英语系,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商务英语、大学英语教学;吕宁(1972年-),女,汉族,哈尔滨金融学院商务英语系,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商务英语、大学英语教学。
      【基金项目】2019年黑龙江省教育科研规划备案课题“思政教育体系融入英语专业课的实践研究”(编号:GJC1319040)。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国家强烈号召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战略和全球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的提出,以及一带一路建设项目的不断推进,國际交流日益密切。人类命运共同体时代下迫切需要跨文化的交际人才。跨文化能力是当前高等学校外语类专业教学质量评价的核心能力指标之一,因此英语跨文化交际课程是全国高校新一轮教改的重点内容,其教学内容也决定着学生在将来遇到多元文化视角问题时能否做出正确的决策。在高校跨文化交际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体系,可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新模式,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核心价值观,对于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也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有利于为国家培养一批又一批既具有国际视野又拥有强烈家国情怀的新时代接班人。思政教育就是课堂上在教授学生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同时要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大学课堂要承载起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思政教育过程要“悄无声息”地融入学生大学生涯的全过程中。2017年教育部推出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中强调:大学课堂教学改革要以课程思想政治教育为目标,在这一过程中要深刻挖掘每一门课程内容中蕴含和承载的思政元素,争取将该课程思政教育功能融入学生大学生涯的每一个环节,建立起思政教育和课程教育的统一关系。新时代教育背景下,大学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体系是必然趋势,也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和使命,它可正确引导未来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新目标。
      一、思政教育体系融入英语跨文化交际课程的必要性
      经济全球化的今天,高校在英语专业课程建设方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在多元文化、一体经济以及信息网络化等多方面因素的冲击之下,高校英语课程的目标变为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以及跨文化环境下思辨能力的培养,不再是传统的一种语言技能的教学。因此,作为祖国新一代接班人,高校学生应当主动认同多元文化,对待多元文化现象要保持一种开放、批判和包容的态度,也即跨文化意识。在此背景下,是否具有强烈的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是未来社会对每一位学生的新要求,因此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当前高校的首要任务。文化传播最好的载体就是语言,因此高校英语课程思政教育体系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就是文化学习。
      不同专业、不同课程由于其教学内容都有其各自特点,教师要根据其专业特点及素质培养要求,深刻挖掘其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将思政教育与课程教育特点完美融合。英语跨文化交际课程是近几年来新兴的一门交叉学科,母语和英语文化背景是该课程两大要求。经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能了解到国学知识,体会到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培养强烈的爱国情怀。同时学生在跨文化知识的学习过程中,能深刻体会到跨文化交际活动的重要性和复杂程度,有意提升自我的跨文化交际意识,锻炼跨文化交际能力,拓宽国际视野。因此,以文化交流为主要切入点,在高校英语跨文化交际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体系是当前国内高等教育的首要目标,也是未来高校英语专业建设发展的新思路。
      二、思政教育体系融入英语跨文化交际课程的实施思路
      1.弘扬中华文化,培养文化自信。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魂,在英语跨文化交际课程教学过程中积极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可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民族之魂,培养其浓浓的爱国情怀、强烈的文化自信。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华儿女几千年来精神追求的沉淀,是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它的传承离不开每一代中华儿女的努力奋斗和不懈追求,同时也需要我们这一代人的发展壮大。
      高校开展英语跨文化交际课程过程中要仅仅依靠思政教育体系,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心展开教学。以儒家学说为例,教师在讲学过程中可围绕儒家学说这一主题,引导学生积极讨论,自我思考,激发其学习能动性,使学生在学习讨论的过程中可深入了解到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民族根源以及浓厚的文化内涵。教师可要求学生课下自我学习中华文化知识,在课堂讨论环节以英文汇报的形式进行展示。讨论是一个相互学习的过程,无论是国学经典、古典诗词还是中国地理和文化习俗都可成为课堂讨论交流的内容,分析讨论的内容范围越宽,学生对中华文化的了解更加全面深入。相信在交流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一定会感受到中华民族的自强不息、团结奋进,以及中华传统文化独特的韵味、内涵,从而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民族自信心大大提升。
      2.跨文化对比,树立正确价值观。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国始终坚持对外开放的政策。对外开放首先要做到了解自身情况,同时又要不断拓宽视野,体会外部世界的发展。几千年的人类文明是祖宗留给我们的财富,我们要利用好其创造的便利条件,及时了解当前世界格局变化,对于世界上出现的新事物、新思想、新知识和新观点有充分的认识。高校英语跨文化交际课程内容包含众多的西方文化及思想,这也是其最大的特点。高校在课程开展时要利用好课程自身特点,大力发挥课程育人的功能。东西方文化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有着较大的差距,教师通过对比东西方文化差异,将价值观学习融入课程教学内容中,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理念,拓宽其国际视野,使其养成良好的社会责任感。
      英语跨文化交际课程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实践教学,教师在课程教学设计过程中要有意引入思政教育体系,通过开展一系列学生实践活动,如“中华传统故事英文讲”“跨文化交际情景剧比赛”“一带一路成果展”等形式,提升学生的政治思想觉悟,培养其跨文化意识。此外还可以以小组学习的方式将学生分为多个小组进行课题研究,课题研究内容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国内外建筑文化比较、国内外酒文化比较、国内外服装文化比较、国内外思维方式比较、国内外传统节日比较、国内外民族性格比较、国内外饮食文化比较等主题。各小组成员选定一个主题,分工合作查阅相关资料并进行归纳总结。动与静、时间取向、人与自然、人生态度等都可以成为跨文化比较的内容。学生在比较差异形成的原因过程中既可以感受到中国的文化体制,大大提升政治思想,同时也能体会到中西文化的差异,学会辩证地看待问题,,对于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建立非常有帮助。
      三、结语
      思政教育体系融入英语跨文化交际课程中能够帮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英语不仅仅是一种工具,更是中国走向世界的媒介。加强思政教育意识,优化跨文化交际课程设置,将思政教育贯穿教学全过程,能有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使其肩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
      参考文献:
      [1]李建波.推行课程思政培养卓越新闻传播人才[N].河南日报, 2019,08,09(010).
      [2]杜刚跃,孙瑞娟.高校英语教学“课程思政”有效策略研究[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41(4):122-126.
      [3]邱仁富.“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理论阐释[J].思想教育研究,2018(4):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