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校园英语杂志社 字数:9724 点击:

【摘要】近几年来,人才培养机制在不断的革新,既要满足社会的诉求,也要贴合本土教育框架,这便衍生出经济学和语言学之间的交叉和融合,特别是新疆少数民族地区,三语人才的培养不仅能有效推广教学改革的宗旨,也能确保民族语言学的发展和进步。本文针对语言经济学和三语人力资本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简要分析,并对新疆少数民族三语人才培养现状和培养路径展开了讨论,旨在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有价值的教学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语言经济学 新疆 三语人才 培养现状 
  一、语言经济学和三语人力资本之间的关系 
  经济学是对社会经济结构和运行框架的控制,以国家经济价值和具体费用为基准,提高收益以及经济特性的学术研究领域。而将语言和经济学融合在一起的语言经济学,,主要研究的是语言的基本特点以及语言和经济之间的关系,借助语言的经济势能提高成本结构和收益结构,促进语言理论对于经济活动的指导和实践应用,提升管控措施和管理机制,确保语言问题能得到对应的管控。另外,在语言经济学和人力资本之间关系的探讨过程中,人力资本是实现经济增长的基本动力,能呈现出教育投资的核心理念,提升语言学习的人力资本投资机制,确定成本结构和收益结构,真正实现理论和经济结构的融合。也为语言经济学的研究提供了全新的经济结构和运行视角。 
  二、新疆少数民族三语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1.新疆经济和三语人才培养现状。新疆地处我国西北边陲,不仅具有较大的资源优势,水土光热资源含量特别丰富,也具有较多的矿产资源,地方经济呈现出高速发展的态势,随之对于人才的需求量就在不断的增多,这就要求教育机构在运行多元化教育结构的同时,从新疆本地的经济要求出发,建立完整的教学升级框架。其中,特别要注意的是,由于经济优势和招商引资项目的不断增多,地区对于外语人才的需求增多,如何有效的实现汉语、地方语以及英语的切换,需要地方教育单位提高认知。 
  另外,在实际教育结构建立过程中,相关部门对于少数民族三语教育的重视程度在增多,这不仅为教育结构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也从实践运行框架角度对三语教育的推进带来了动力。然而,新疆少数民族三语教育研究机制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其一,研究机制和推广价值还需要更加的完善,其二,在研究过程中,只是重视研究理论,缺少对于理论的实践应用,没有对实践建立具体分析措施。其三,研究过程重点不突出,三语教育实践人员缺乏必要的培训和业务升级。整体素质不高也是导致三语教育现状不明朗的原因之一。 
  2.语言经济学层面新疆少数民族三语人才培养现状。将语言经济学和地方三语人才培养进行融合,不仅要分析地方的经济和教育特点,也要着重分析社会文化和理论指导之间的框架结构,确保三语教学总体格局符合时代需求,且有效的呈现出多样化教育框架。在目前,我国少数民族在进行三语教育的过程中,已经开始思量民族素质和文化交流的意义,并且在强化汉语教学的同时,相继开设了外语课程,从而适应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需求。也就是近几年比较突出的“双语教学+一门外语”形式,借助语言经济学的运行框架,实现整体教学理念和教育氛围的优化。 
  三、语言经济学角度分析提升三语人才培养路径 
  1.集中优化三语教学师资力量。教育工作者的实际水平和教学机制直接决定了教育效果的优劣,因此,要想提升三语人才培养收效,就要集中升级教师的专业水平和职业操守。这一举措需要国家教育部门、民族地方政府以及基层学校三者之间的互动,通过共同努力提升整体教学结构的是实效性。其一,组织地方教师参加专业化的三语教学培训项目,利用寒暑假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并且采取较为灵活的培养方式增加教育储备人员。其二,要着重升级教师母语、汉语以及外语兼通的能力,确保其能在进修教育理论以及学科教学机制的同时,优化自身的教学理念。其三,需要地方政府给予教师素质相应的重视,选取科研院所以及教研人员进入到基层学校,和基层教师一起备课,给予教师相应的专业化指导,解决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另外,要积极运行管控措施,从根本上建立有效的教学团队,保证教学水平能呈现逐级增长的态势。其四,地方政府要加大工资待遇,针对三语教师一定的社会关爱和补助,在维护其教师基本权益的同时,激发起教学潜能。 
  2.集中解决学生的基本学习诉求。在实际教学框架建立过程中,教师要针对具体问题建立具体机制,优化选择教材,特别是外语教材。不仅要提高教材和民族特征的贴合度,也要强化民族人才要求的具体框架,确保少数民族三语人才教学目标得到有效践行。特别要注意的是,教师要在教材选择过程中提高学生语言的综合应用能力,实现教材中对于学生语言功能的教学要求。教师要借助跨文化教学媒介,有效的收集学生的学习诉求,有效培养学生的文化差异和教学敏感性,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鉴别能力和文化素养的提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确保教学措施和教学工作贴合学情。 
  另外,对于新疆少数民族学生来说,正是基于特殊化的地理环境和宗教风俗,学生对于外语的接受程度和领悟力会比较低,加之困惑和抵触情绪,就需要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优化教学框架的同时,积极地和学生建立良好的互动,以期了解和分析学生的真正需求,建立最为贴合实际学情的教学框架,真正从学生语言素质提高出发,确保对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及认识事物的规律有所了解,真正立足于学生的共性以及差异性,实现因材施教的教学结构。只有满足学生需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理念才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确保学生有精力完成三语学习。提升教学课程和学生诉求的贴合程度,是培养三语人才的直观路径,需要教学工作者在实践中认真思考,真正推进三语教育的均衡发展。 
  3.集中优化完善三语教学模式和措施。在实际教学框架内,教师要积极的拓展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利用多元化教学方式和教学机制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有效认知民族语言、汉语以及外语之间的相互关系,提升其教学价值和教学方式,有效的在课堂中进行三者的转换,确保地区教学结构符合实际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为了提升教学内容的实效性,教师要关注和研究实际教学现象,针对教学问题建立动态化的教学措施。特别要注意的是,在实际教学方式选择过程中,教师要借鉴双语教学理论以及语言习得理论,在提升理论学习的同时,促进教学实践质量的提高。教师也要优化探索多元化生态环境和教学理念的融合,积极推进教学模式和教学框架的优化。 
  另外,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运行三语教学模式本身就处在探索阶段,需要教师在教学项目建立和推进时实现动态化的修改和完善机制。只有优化教师的教学智慧,以创新发展为核心,确保教学改革方法和规律得到优化提高,才能推进学生学习效果的优化。教师要有效利用地域教学资源,并积极的借鉴优秀教学经验,强化对于主流文化和教育政策的践行,从而提高学生的实际能力。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基于语言经济学对新疆少数民族三语人才培养现状进行分析的过程中,不仅要提升教师的基础教学素质,也要强化学生和教师的良性互动,确保学习效果和学习机制的充分践行,一定程度上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语言能力,从而带动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曹艳春,徐世昌.三语习得研究与少数民族双语者外语学习?[J].外语研究,2014,15(05):59-65. 
  [2]古那儿·托乎提.浅谈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育中的三语教学[J].语文学刊,2013,29(24):109-110,114. 
  [3]韩建岗.新疆巴州多语地区少数民族语言使用和语言态度研究[J].西部学刊,2015,14(01):53-56. 
  [4]阿不都克尤木江·芒苏,阿依尼尕尔·艾合买提.新疆民汉合校少数民族中学英语与高校少数民族大学英语的衔接问题及策略研究[J].青年与社会,2014,18(07):149-150. 
  *本文系新疆财经大学2016年度校级科研基金项目“‘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基于语言经济学的新疆少数民族三语人才培养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