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校园英语杂志社 字数:7237 点击:

  【摘要】新时代的外语教学面临诸多挑战,不仅需要面对极度依赖手机的学生群体,还要在直面西方意识形态的背景下进行价值引导。但中外合作办学外语课程长期着眼于外语的工具性,未能发挥其人文性,课程育人功能受限。本文通过介绍重庆移通学院中德合作办学外语课程“3+1”教学模式,,探讨实践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案,对新时代中外合作办学外语课程教学模式创新进行探究。
  【关键词】教学创新;中外合作办学;外语课程;课程思政;信息化教学
  【作者简介】曹雪姣(1986-),女,四川自贡人,重庆移通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外语教学与信息化教学。
  【基金项目】1. 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程思政重点项目“课程思政视域下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外语类课程教学模式创新研究”(项目编号:201060S);2. 重庆市人文社科项目“新时代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研究”(项目编号:21SKSZ079);3. 重庆移通学院教改项目“基于國际化人才培养的双语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项目编号:YTJG202014)。
  一、新时代对合作办学项目外语教学改革的要求
  1.“教书”与“育人”互促。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教育各环节,贯穿教育各领域”,于是关于课程思政的教改及科研项目以及论文呈现井喷式增长(见图1)。然而,在针对96名合作办学学生的问卷调查中,却有近四分之一的学生表示,课堂上的中国元素占比在10%以下。跨文化教学变成了西方文化单向输入,可见思政教学“孤岛化”现象依然严峻。
  2020年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提出了新时代各学科的改革方向,即充分发挥课程育人功能,明确要求文科专业结合专业知识教育引导学生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课程思政”已经成为高校课堂教学改革新的着力点。
  目前针对外语课程思政的教学研究主要集中于专业外语和公共外语类课程,截至2021年7月11日,中国知网的外语类课程思政的研究论文为294篇,而中外合作办学外语课程思政相关结果仅17条。
  外语课程的研究成果有一定的示范作用,但却难以用于中外合作办学课程。究其原因,一是教材不同。我国不论外语专业课程还是公共外语课程,通常会使用国内编著的教材。但合作办学课程为了与外方课程衔接,需要使用引进教材。教材是教学内容的主要载体,教材编写者首先根据价值观内涵选择教材内容。引进教材因其编写者的价值观内涵而成为合作办学课程思政实施的一大阻力。二是培养目标不同。中外合作办学致力于培养具备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外语课程是为学生出国留学服务的公共基础类课程,教师在授课时往往立足于语言专业技能,只重视了外语的工具性,忽视外语的人文性。然而虞建华早在2013年就指出,以语言应用为目标的培养模式无法有效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及帮助他们获得跨文化视野和能力。如果不在价值取向上加以引导,容易培养出黄皮白心的“香蕉人”。如何实现合作办学外语课程的协同育人,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2.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我国外语教育信息化经过近70年的发展,如今已经步入深度融合阶段。2018年教育部印发的《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从国家政策层面确立了信息技术与外语教育深度融合的必然趋势,要求推动教育理念更新、模式变革、体系重构。
  2021年发布的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指出,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89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9.86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0.4%。网民当中学生群体占比最高。我国网民人均每周上网时长为26.2小时。手机对于当代大学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与此同时,各类针对外语学习的交互软件、平台和工具不断涌现,在线学习、混合式教学开展得如火如荼。外语教学模式也逐步从“教师中心”转移到“学生中心”。但目前对教师数字化素养或信息技术能力的关注不够,评估教学效果时对多元化素养的培养尚有欠缺。这就导致外语类基础课程,尤其是小语种课程中,仍多以教师讲解为主,教学模式单一,手段简单,缺乏发散及批判性思维培养。
  二、教学模式
  针对上述问题,借鉴“产出导向法”,提出了“3+1”课堂模式。“产出导向法”(production-oriented approach,简称POA)历经十余年发展已日趋完善,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用较多,较好地克服了外语教学中“学用分离、效率低下”的弊端。通过詹霞的实践证实,POA也可应用于德语初级教学。于是在其理论指导下,结合本课程的特点,融合信息化教学手段对课堂模式进行了“3+1”的再设计(见图2),期望该模式在中外合作办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中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本次教学模式创新实践遵循“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将德语课堂分割为3+1的模式,一方面为学生创建知识构建平台,变“被动接受”为“主动输出”,引导学生进行表达,实现知识内化和深化。另一方面,借鉴POA进行教学重构,以“真实”情境与“本土化”内容,驱动学生的表达意愿。同时,数字课堂构建起了从课堂学习通往泛在学习的桥梁,让学习不仅限于课堂。再辅以第二课堂的活动及竞赛,实践课堂产出成果,以赛促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课程教学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
  1. 教学内容本土化,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及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外语教材如若未做到中国化、本土化,便不能激发学生内心与生俱来的文化自信与优势。本次教学创新首先将原版德语教材中的德国及欧洲主题替换为类似的中国主题,帮助学生更好地用德语讲述中国故事,传承中国文化。此举不仅把住了价值导向的关口,还用更加贴近中国生活的内容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也让学生不再“无话可说”。
  因此,团队对引进教材的潜藏思政资源进行了初步分析与挖掘,研究分析和整理出“中国主题”四十余个,涉及家庭、饮食、休闲生活、工作、发明等。同时为推动数字课堂的建设,团队已制作完成一百余个微课教学视频,共计五百多分钟,编撰整理了五十多套相关习题,系统构建了本土化的教学内容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