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校园英语杂志社 字数:7469 点击:

作者:崔沐晨 耿延宏
  【摘要】本文分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英译的现状,提出从课程设置和翻译实践两个方面进行改革。在课程设置方面应增加非遗英译课程和本地化特色翻译课程;在翻译实践方面探讨“翻译+”模式和校内外结合模式,以提高非遗英译所需要的本地化翻译人才培养,加快我国非遗英译的进程。
  【关键词】非遗英译;本地化;翻译人才培养
  【作者简介】崔沐晨(1995-),男,山西运城人,燕山大学外国语学院,翻译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典籍翻译;耿延宏(1966-),女,辽宁辽阳人,燕山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
  【基金项目】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译介与翻译人才培养研究(项目编号:2019030 502012)。
  一、引言
  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是指各个民族或者族群代代相传、以非物质形式传承下来的文化表现方式,其中包括口头传承和表现形式、表演艺术、社会实践、仪式、节庆礼仪、手工技能、音乐、舞蹈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03年10月第三十二届大会上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目的在于保护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
  英语作为世界通用语言,是世界各国人民沟通交流的桥梁。想要向世界介绍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首先需要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翻译成英语,再通过这些非遗英译,让其他国家来了解这些非遗。因此,翻译界承担着重大的任务和使命。
  二、非遺英译的现状分析
  2006年以来,国务院批准了四批国家级共1372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第一批518项,第二批510项,第三批191项,第四批153项)。尽管数量和门类众多,但是非遗的英译出版物和外宣翻译资料还很匮乏。以福建泉州为例,截至2013年,泉州已有五个项目入选世界非遗名录,位列福建省之首,而且省级非遗数量也在福建名列前茅。然而,泉州当前的工作重心在非遗项目的申报、认定、建档、传承上面,当地各机构在外宣方面的意识薄弱,没有给予非遗英译足够的关注,导致大部分泉州的非遗项目只有汉语介绍,没有相应的英译本;泉州很多非遗的英语介绍都零散存在于旅游推荐指南或政府网站中,内容稀少,且不够系统。
  河北省省级非遗名录有684项,其中,民间文学45项,民间音乐75项,民间舞蹈75项,传统戏剧91项,曲艺29项,传统体育、游戏与杂技88项等,覆盖范围大,翻译难度高,真正有对应出版物的并不多。较为知名且权威的民间文学英译本只有刘安平等主编的《邯郸成语典故读本》(汉英对照版)以及李正栓等主编的《中国成语典故英译》。
  各省非遗英译的研究成果都很鲜见。在中国知网上以“非遗”为篇名进行检索和以“非遗+英译/翻译”为篇名进行二次检索,得到如下数据:
  从表中可以看出,中国知网上与“非遗”相关的论文数量逐年增加,每年都有上千篇,研究十分丰富。而与“非遗英译/翻译”相关的论文数量并不多,在2014年之前,关于非遗英译方面的论文只有13篇。2014年之后,非遗英译的研究成果总体上呈逐年上升趋势,但幅度不大。2018年达到39篇,非遗英译的研究逐渐得到了一些关注。
  非遗英译研究起步时间较晚,成果较少,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多。就非遗和翻译而言,其内在原因主要包括:(1)非遗面临失传。非遗是代代相传下来的,鲜有载体记载。很多东西是从老一辈人口中得知,而当今年轻人成长环境和经济条件不同,很少有人愿意从事此方面的研究或者传承,导致很多非遗面临失传的风险。(2)非遗英译工作对译者能力要求较高。非遗是中国数千年历史的积淀,包含了很多文化元素,典籍中又多为古文,英汉语言差异较大,在翻译过程中对译者的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外部原因主要体现在:(1)本地化翻译人才储备不足。我国的英语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所学内容较为宽泛,学生的翻译功底并不很深、专业能力并不很强。目前很多高校开设的MTI研究生教育并没有一个非常明确的特色专业方向或领域,缺少本地化课程内容。(2)翻译专业课程设置缺少与本地化特色相结合的实践环节。MTI研究生教育虽有教学实践,但多与公司合作,翻译内容五花八门,很少与非遗项目结合起来,并未实现为本地化翻译服务。
  三、本地化翻译人才培养的建议
  1.在课程设置方面。
  (1)拓宽视野,增设非遗英译相关课程。很多高校的英语专业本科课程都是以语言学、文学、商务等方面为主,涉及非遗英译方面的课程少之又少。高校MTI研究生课程覆盖面过广,导致学生专业能力博而不精。因此,在目前开设课程的基础上,应开设非遗英译的专门课程(可作为选修课),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自己的学习方向。通过在学校里设置相关的课程,,让学生了解非遗内容并进行翻译实践,这将有助于稳定地向社会输出非遗英译方面的人才,弥补这一方面人才的空缺,也将有助于推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大步迈出国门,走向世界。
  在开设非遗英译课程的同时,其他课程的辅助必不可少。可以考虑在学生选择了非遗方面的课程选修之后,采取“选修+必修”的模式,让他们必须选择其他的几门课作为辅助。非遗中有很多内容口语化,而学生在相关方面的实践经验较为欠缺。因此,在校期间,应增设一些非遗方面口语化文本的翻译实践课程。同时,非遗英译也会涉及对古文的理解,可适当增加中国语言文化课时,帮助学生提高中文理解能力。翻译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如果在中文理解的环节就出错,那么译文就更是错上加错了。
  (2)立足本地,开设本地化翻译课程。全国开设英语专业的高校众多,我国又是一个文化资源大国,各地的文化资源大有不同。各高校应立足本土,利用当地的文化资源,开设一些有当地特色的课程,帮助学生了解和传承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培养本地化翻译人才。例如,石家庄的高校立足本土,应开设基于本土特色的课程,学生通过学习,能更理解他们所看到和听到的关于华北平原、燕赵大地的非遗内容;云南的各高校,应立足于云南的少数民族特色开设课程进行学习和实践,学生就会更加理解带有云南少数民族特色的非遗内容。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是不会千篇一律的,学到的东西、理论、方法都带有学校当地的特色,在翻译的过程中,降低了在理解环节出现偏差的可能性。